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特色的博物館長

http://www.CRNTT.com   2011-08-30 11:45:18  


 
  還有新疆博物館。這個珍藏著大量絲綢之路文物的大館,其館長也因隨意處置文物以及一些基建中存在的經濟問題而陷入牢獄。據報道,1997年12月該館文保人員發現約80件哈薩克、鄂溫克等少數民族的文物發生了黴變,該館長為了掩蓋工作的失誤竟然命令員工將其掩埋和燒毀。

  事實上,博物館從未遺世獨立。這個承載人類文明的特殊機構也僅僅是中國眾多文化事業單位的一類,其他單位所存在的問題在這裡一樣不少,其他單位常犯的錯誤這裡也屢見不鮮。比如承德外八廟管理處文物保管部主任李海濤監守自盜文物長達10年才得以敗露,許多重要的珍貴文物都被他以假換真掉了包,最終被判了死刑。比如遼寧博物館的原館長紀兵因多次貪污公款而被判刑;又比如2009年,原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李明因受賄65萬多元,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半……

  此次故宮的持續被關注,一方面顯示了以其為代表的博物館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公眾對於自身文化權益的維護。作為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從2004年開始,中國的博物館便以每年100個的速度增加著,大小博物館的改擴建也持續不斷。

  2008年實行免費開放以來,走進博物館的人數更是井噴,原本躲進小樓成一統的博物館不得不面對觀眾的挑剔,滿足觀眾的知情權。但博物館體制機制的創新顯然落後於硬件的改善,博物館人的觀念顯然沒有與時俱進,他們並未準備好。

什麼樣的人在與國寶打交道

  世界各大博物館已實施資格認證制度,很多館長都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拔,而我國基本上還是任命制,官員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應多考慮。

  中國博物館的管理水平如何?這似乎可以從與故宮距離最近的國家博物館中找到答案。

  經過三年的改擴建,今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向世界打開了大門。可是進去參觀過的人有很多感到失望。不必說在驕陽似火的夏季沒有任何遮陽措施的排隊長龍緩慢前行,也不必說永遠很難打通的幾部預約電話和幾乎沒有的免費展覽資料,更不必指責沒有多少學識一問三不知的工作人員,單單是陳列展的布置就讓人大跌眼鏡。一個收費的商業品牌展赫然占據有利位置,真正的基本陳列展卻需要四處尋覓。很少的講解員,幾乎沒有志願者服務,大多數的展覽說明僅有兩種語言,仿佛全世界的人不是懂漢語就是會英語。空曠的展廳裡可供觀眾休息的椅子少得可憐。也許在閉館擴建的三年中國家博物館的人都放了長假。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潘守永曾在哈佛大學研習過博物館學,他說,美、日等國對於博物館從業人員都有嚴格的門檻設計,館長更是學識淵博,基本都有博士學位,而中國幾千家博物館館長中真正擁有博士學位的鳳毛麟角。沒有任何專業背景卻從事管理的大有人在。有些博物館甚至成為被用來安排閑散人員和各種領導幹部的家屬的單位,而中國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需要的專業技術更多。可以說中國博物館的專業化建設才剛剛開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