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幣匯率之爭,還看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1-10-20 10:22:19  


 
  中國的態度決定此案走向

  有輿論認為,中國政府在對美關係上失之於軟,慣壞了美國人,使他們得寸進尺,向中國不斷轉移越來越多的債務負擔。回憶近幾年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汽車配件案、知識產權案、金融服務案等案件中,中國以“負責任的大國”姿態履行了WTO的裁決,但美國起訴的案件不減反增。中美輪胎案更使美國成功地把經濟危機給美國輪胎業的衝擊轉嫁到中國,進而加劇了中國企業和勞工的艱辛與無奈。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威脅論”在美國有很深的土壤,許多美國人心中已經打上了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烙印。這項提案的始作傭者——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舒默和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都來自有大量產業工人的傳統工業區,他們為這個提案奔走呼號了將近10年。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報告稱,在過去10年里,中美貿易逆差已導致美國失去280萬個就業崗位,而該法案如獲通過,將為美國創造160萬個就業崗位。

  這使得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成為美國政客們籠絡人心的工具。有報道稱共和黨總統初選中處於領先地位的羅姆尼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應該對中國徵收反制關稅;另一候選人、前駐華大使洪博培也表示如身為總統將簽署該法案。問題已經很嚴重。如果中國此次只是抗議呼籲,不主動採取措施,美國會像一個被寵壞的成年人,無法管束,為所欲為。

  也有人認為,美國在軍事上是超級大國,如果中國在貿易問題上態度過於強硬,會演變為政治問題,導致軍事衝突,有悖於“和諧穩定”的大局。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正是這種心態讓美國的軍事威懾策略達到了目的。國家之間,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即使我們在貿易問題上一再遷就,軍事衝突該發生的時候也照樣會發生。反之,即使中美貿易戰打得不可開交,軍事衝突不該發生的時候也依然不會發生。

  在WTO體系下,貿易爭端有其自身的遊戲規則,政治關係很密切的國家之間也經常發生貿易爭端。美國與伊拉克、阿富汗(不是WTO成員)沒有什麼貿易爭端,但戰爭發生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國在貿易關係上對美國採取強硬態度,不僅不會促使軍事衝突,相反會把問題推回美國國內,激化其國內矛盾,遏制中美軍事衝突的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