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誰來動戶籍制的奶酪?

http://www.CRNTT.com   2011-11-02 10:04:37  


 
  3.如何推行異地高考?
 
  推行異地高考的最大難度莫過於現實利益的重新調整外來人口較多的省份,大多是經濟較發達省份,同時是基礎教育質量較好、高考錄取比例較高的省份,外來人員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勢必擠占戶籍考生上大學機會,必將遭到戶籍考生及其家長的反對,進而影響地方政府的決策。
 
  繞過戶籍壁壘調整各地高考招生名額
 
  外來人口也是當地納稅人,而且各地教材與高考試卷又不相同,政府不能對此長期視而不見。難道要坐等戶籍改革完成、戶籍壁壘消失之後再推行異地高考?當然不能。
 
  異地高考其實可以繞過戶籍壁壘單兵突進:根據某地外來考生的報考人數,增加相應比例的招生名額,尤其是相應增加重點高校招生名額,讓該地的高考錄取比例、重點高校錄取比例與實行異地高考之前大致相等,這樣,外來考生就不會擠占戶籍考生上大學機會,各地對於推行異地高考的抵觸情緒則有望逐步消除這其實也是一種“帕累托改進”,在不減損戶籍考生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外來考生的權益,避免衝突,以“特事特辦”的形式繞過戶籍壁壘,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調整各地高考招生名額,尤其是調整教育部直屬重點院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額,這個權力掌握在教育部手里,只有教育部先動起來,制定出明確合理的政策,地方才會聞風而動。從這個角度看,推行異地高考,教育部應該有更多作為,成為這項改革的主導者、推動者,而不能一味等待地方先行先試,更不能讓各地自行其是。
 
  ■ 戶籍制度應當對症下藥
 
  各界對高考的爭議內容涉及高考分數線差異、高考的戶籍限制、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等等,對此新教育改革發起人朱永新教授也談了他的觀點.
 
  ①北京應該盡快解決戶籍學籍雙重認定問題
 
  現在的高考是要求學籍和戶籍在一起。現在大部分的學生在北京很難取得正式的高中學籍, 事實上,這些孩子因為沒有北京戶籍,所以在報名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來取得高考報名的資格,所以往往讀高中他們就回去了。如果繼續留在北京,就沒有辦法參加高考,所以這些孩子大部分是回去讀高中的。
 
  或者還有一些人在北京附近的地方買房子,落戶籍。這樣孩子的戶籍和學籍就在一起,但是這就造成了很多長期在北京工作,包括長期在北京打工的父母和很多在北京工作,相對來說也是知識型的人員的白領,他們的孩子也無法參加高考,因為這些孩子的戶籍和學籍的問題解決不了。
 
  所以要進行改革,只要父母親在北京連續工作五年以上,孩子在這裡讀書,在高中讀了三年以上,不是說在高考的時候來參加高考,就應該允許他參加高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