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永年:“解放”與中國的文化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1-12-27 11:39:29  


 
錯把西方當做真理

  學習西方並沒有錯,但把西方視為是真理則大錯特錯了。中國並不拒絕其他文明和價值,但中國文化本身必須成為主體。在學習西方過程中,因為沒有中國的主體意識,中國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問題在於,西方文化主導下的西方話語解釋不了中國的一切。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西方話語不能說明自己。但是,很少有人去創造,去發明。不用說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傳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有那麼多的經驗。中國為什麼不能產生自己的話語呢?不能產生自己的概念和理論呢?大部分人一如既往地選擇用西方來解釋自己。這種情況不改變,中國永遠不會有自己的話語、自己的概念和自己的理論,當然更不用說是文化軟力量了。因此,知識分子必須花大力氣,從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思維和思想被“殖民”的狀態中解放出來。西方繼續要學,但中國的主體地位也必須得到確立。

  第二,要從政治權力中解放出來。中國傳統數千年,主流文化是一種依附性文化,一種以王權為核心的文化。王權文化本身只是王權體制的結果,也並沒有什麼好指責的,正如基督教和穆斯林文化是以宗教為核心一樣。但這裡要強調的是,中國文化的依附性質有效阻礙了文化的創新和擴張。

  傳統上,中國的知識分子可以分為政治知識分子和非政治知識分子,分別由儒家和道家為代表。儒家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的。儒家是關心社會政治的,而道家則根本不關心現實社會的,道家往往對現實世界失去信心,因此崇尚自然,扎根到深山老林。道家講清靜,本來應當有很多時間來思考問題。但因為不關心現實社會和政治,道家對中國的知識體系的貢獻很有限。道家提倡人與自然的合一,不知道主客體之分。這種人與自然合一的哲學,在一個層面來說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但很難演變成為一套科學思維和研究的體系。中國沒有出現近代自然科學,和道家的態度是有關聯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