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超越速度激情構建中國經濟安全航道

http://www.CRNTT.com   2012-01-24 08:57:48  


 
  文章認為,今日中國經濟面臨的真正問題,並非GDP突破6萬億美元之後何時超越美國的問題,而是如何使有效經濟增長成為常態,以及如何通過適當的轉換機制將增量財富轉化為民生福利安排;更應站在全球經濟大洗牌的角度冷靜思考中國經濟的短板。尤其應當鏡鑒日本與歐陸國家經濟發展的教訓,突破美國設在金融和其他戰略產業領域的壁壘,鍛造高端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為什麼從最高決策層到普通市場人士都格外關注經濟增長速度?特別擔心中國高速行駛的經濟列車可能有一天會突然減速乃至出軌,為什麼各方都在急切找尋下一個十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並爭相討論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所有這些均說明中國必須深切檢討這些年來經濟增長的有效性,須在超越速度與激情的基礎上冷靜思考中國經濟大船的安全航道。

  文章指出,表面看,中國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似乎不少,其實真正拿得出手的東西很少。天量外儲恰恰折射出我們所處的弱勢分工地位,躍居世界第一的外貿,在美國的強勢鎖定與全球經濟動蕩面前每每顯得脆弱,看起來很強大的製造業,不僅面臨美、歐、日的打壓,也越來越受到來自要素成本較低的價值窪地國家的擠壓。況且,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邏輯框架下,已嵌入到全球價值鏈分工環節的中國經濟業已成為跨國公司全球產業和資本流動的一部分。例如,中國去年的GDP總值中至少有30%是由外資企業創造的。在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業、汽車、電子信息以及新能源等關乎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性產業領域,中國遠未構築起足以確保自身安全的技術新邊疆。

  文章最後說,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取決於以知識、信息、研究開發或創新所引致的規模收益遞增、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增長等核心內生變量。而技術進步的內生化,要求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促進勞動力要素的合理流動、提高勞動生產率,尤其要求破除政府對要素價格市場化的約束。進而需要突破的是,打進美英等國精心構築的資源定價體系,提升中國在金融分工鏈高端環節的地位;在構築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上,鍛造一流的工業經濟體系,構建成熟的國內金融市場、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敏感的風險意識以及成熟的金融監管,進而推進金融國際化步伐。如此,才有可能全面提升中國在全球頂層分工中的戰略地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