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南海:中國崛起壓力的作用點

http://www.CRNTT.com   2012-01-29 09:36:02  


 
  長期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維持著數量可觀的駐軍。美日、美韓、美菲、美澳軍事同盟對蘇聯(俄羅斯)和中國進行著威懾。美國人自認為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但事實卻是他們的駐軍總是成為美國地區利益的維護者,不論維護的手段是威懾還是使用武力。這次美國宣布在澳大利亞的永久駐軍將在五年內增至2500人,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也將游弋在澳大利亞水域,並且在近期美國提出了新的“空海一體戰”戰略。雖然美國國防部官員在介紹這一戰略時並未提到“中國”的名字,但有高官表示:“考慮到中國的新式攻擊性武器有可能對南海和黃海的航行自由構成威脅,因此才制定了這一戰略。”還有美軍高官強調說:“這一戰略標誌著美國的對華軍事態勢向著東西方冷戰的風格轉變,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有論者認為,美國在澳大利亞的駐軍是從沖繩島調離的,從相對於中國的位置來說是遠離而非靠近了,而且美國賣給印尼的F16C/D戰機也不過寥寥數架,從根本上來說不值得中國大驚小怪。這種觀點混淆了威懾的條件。威懾取得成功,必須同時存在兩個條件,其一是威懾方具備的實力,其二是被威懾方相信威懾方會使用武力。美國的實力不言而喻,但是在美國近來所謂“重返亞太”的具體軍事部署之前,中國不會感覺到如此之強的壓力。簡言之,美國是在滿足威懾條件的第二條,即美國要讓中國確信美國是能夠使用武力的。吳心伯教授指出,美國重返亞太,表面上看是對東南亞地區加深關注,實際上就是對中國崛起的制衡行為。

  除軍事領域外,美國還在外交和經濟領域有所行動。長期以來,緬甸總體上一直是中國的支持者。近期希拉里訪問緬甸,是美國最高級別政要50多年來對緬甸的首次訪問。顯然,美國支持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參加大選,名義上是推動緬甸地區的民主進程,實際上還是與中國爭奪盟友。而我們更了然於心的是,美國推行民主進程的背後就是扶植親美政權並使其為己所用,這實際上已是司馬昭之心。尤為重要的是,緬甸已經確定成為2014年東盟的輪值主席國,其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不能不說美國有這方面的考慮。

  2011年11月10日,亞太經合組織第1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召開前夕,希拉里宣稱,亞太地區將是美國今後外交戰略的重心,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奧巴馬在會上力推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協定》(TPP),成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在經濟層面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美國是想通過這一協定來阻止亞洲形成統一的貿易集團,同時全面介入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確保自己的地緣政治、經濟和安全利益,最終重塑並主導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進程,稀釋中國的區域影響力。

  有論者指出美國“重返亞太”一詞並不準確,因為美國從未離開過亞洲。誠然如此,但是美國的戰略重點自冷戰結束以來從未如此傾向於亞太,更從未如此垂青於南海。基本事實是不論東南亞國家如何存在制衡中國的意圖,卻都不具備制衡中國的實力。因此儘管有些國家對美國完全主導南海問題也存在擔憂和排斥,它們還是紛紛選擇與美國合作。

  實際上我們看到,越南、菲律賓、印度還有澳大利亞的軍事演習等都少不了美國的參與。東南亞諸國的行為儘管很大程度上是它們自己的意願,但是它們仍然需要美國的實力作為基礎,需要美國高調“重返亞太”的政策作為背景。美國重返亞太的實質就是通過聯合崛起國周邊國家來進行制衡,從而減輕自身壓力並最終保持主導地位,也就是美國正在使用的離岸平衡手戰略。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安全外交室主任張潔指出,談到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立場強硬,除國內政治的需要和經濟利益的需求外,就是因國家實力的差距對中國國力增長產生的憂懼。受國內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的制約,越南、菲律賓等國僅僅依靠自身實力,顯然無法與中國抗衡,因此,越、菲兩國一方面加強自身軍備建設,另一方面加強與美國的合作,成為它們制衡中國的有效手段。美國的高調重返得到了菲律賓和越南的歡迎,它們希望利用中美爭鋒,從中漁利。

  另一方面,美國“重返亞太”的根本原因是中美相對實力的變化,正如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閻學通所言,目前美國與除中國外的所有國家的差距都在拉大,中國與除美國外的所有國家的差距也在拉大,同時中美兩國的差距則在縮小。也就是說世界格局的發展很可能是一種兩極趨勢,因此美國在自身實力一定程度上下降時,就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彰顯自己的實力。閻學通認為,美國在當今世界之所以具備主導地位,除了其自身實力之外,還有它的威望在發生作用。也就是說當別人都相信美國具備相當實力的時候,即便實力下降,但美國還是主導國。但是當美國表現出某種衰落痕跡時,慢慢地他國就會產生懷疑,最終,用俗話來說,美國“行也不行”。這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派出航母,與具有俄羅斯後台的叙利亞和伊朗針鋒相對的同時,在亞洲則宣稱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明確體現出遏制中國崛起的原因了。

  但是,正如吳心伯指出,美國在東亞地區乃至維繫世界霸權的手段並不完全是離岸平衡,因為美國始終未曾真正“離岸”,比如它在東亞地區始終保持了十萬左右的駐軍,吳心伯認為,用“參與平衡”或者“接觸平衡”來描述美國的做法更為準確些。

  其次美國也不僅僅是為了平衡,而是保持優勢。吳心伯指出,美國一直努力使自己在任何重要地區都保持絕對的力量優勢。目前隨著中國軍事的發展,美國在亞太地區開始感覺到了挑戰。美國在亞太軍事布局的目的是為了有能力介入所有相關問題,重點則是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現在朝鮮有了核武器之後,美國介入朝鮮問題的能力和意願已經大大下降了;同時,中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也會讓美國感到它介入台灣海峽問題所付出的代價大大增加。因此美國感到必須有所改變。

  此次美國高調“重返亞太”,一是在對自己的盟友釋放“美國沒有衰落”的信號,表明它會繼續堅定地為這些國家提供安全保護,而且美國具備這個能力。同時也警告中國,美國沒有衰落,不要有這種錯誤的想法。二是在重整旗鼓,就是美國的布局有所調整。三是謀求自己對全局的掌控能力。因此美國的一切舉動並非單一的點或線,而是著眼於整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布局來考慮的,絕非僅僅針對南海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