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南海:中國崛起壓力的作用點

http://www.CRNTT.com   2012-01-29 09:36:02  


 
  吳心伯介紹說,他參加了今年在新加坡召開的亞洲安全大會(第十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當時美國的國防部長還是蓋茨,在會上反覆傳達的主要信息就是美國不會離開這一地區。但事後新加坡李光耀政治學院院長馬凱碩仍然在詢問,隨著中國軍費的不斷增加以及美國軍費的不斷下降,蓋茨先生如何讓我們相信美國五年後不會離開呢?顯然美國在這方面備受壓力,也就是美國的盟友對美國產生了懷疑。在國際政治上,信心要比實際能力更為重要:“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吳心伯認為,中國應對需要把握以下三點:首先是要把問題看透,要看到美國各種舉動具有虛虛實實的意味,而不必過分擔心。美國最近的行為必然具有造勢的成分在內,美國在澳大利亞的駐軍、在各種會議上的姿態實際上對中國沒有形成本質威脅,但這是一種信號。

  第二,中國在考慮南海和周邊國家關係上一定要有一個戰略全局的觀念,而不能就問題談問題。中國要有取有舍,有進有退。

  第三,中國應該充分發揮我們自己的優勢。首先是我們的地緣優勢,即中國是一個海陸複合型國家,中國與各地區有諸多聯繫,有著廣袤的互動面,對周邊問題可以隨時隨地介入和出擊。其次,中國具備經濟優勢。這些國家安全上靠美國,但是經濟上則只有依賴中國。中國今天已是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印度、越南、印尼等國的最大貿易夥伴,是日本、韓國、蒙古、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最大的出口市場,還是亞洲越來越多國家主要的外來投資來源國。而美國自己還要向東亞地區出口來獲得收益。因此東南亞國家在經濟上還需要依賴中國。最後是中國的理念優勢。相對來說,中國在後冷戰時期的理念則更傾向於和平,強調地區安全合作、新安全觀、“不使用武力、和平解決爭端”等。而美國要求別人遵守國際法,自己則到現在還沒有加入《國際海洋法公約》。

  孫學峰認為,應圍繞以下兩方面來調整中國的安撫戰略:

  第一,中國應該將自己的周邊安撫政策與對美政策協調起來,通盤考慮而非相互分割。否則,中國外交會經常遭遇中美雙邊關係尚可,卻與東亞國家產生激烈競爭的局面。中國東亞政策與對美政策聯繫起來的主要方式就是將業已建立的中美亞太地區安全對話,提升級別並盡可能將討論落到實處,以維持東亞地區的總體穩定。同時,可以嘗試建立中美雙邊有關東亞戰略安全的二軌對話機制,以確保官方亞太戰略對話能夠取得更為扎實的效果。

  第二,針對東亞地區內的自助國家設計更符合其安全威脅特點的政策。顯然他助國家比如菲律賓的安全政策,在中美能夠達成一致的條件下不大可能採取特別嚴重的對抗性政策。因此,中國的東亞政策(包括南海地區)應主要著力於依靠自己力量維護安全的自助國家,並設計符合其特點的針對性政策。如果這些國家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美國主導的諸軍事同盟,中國可以適當為其提供安全保護,以弱化其針對中國的對抗性政策。如果這些國家的主要外部威脅來自於中國,中國有必要採取安撫與強硬相間的組合政策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不久前,中老緬泰四國達成協議,將在湄公河聯合護航。隨著國家實力的發展,中國既需要體現出這種發展對於民眾的意義,也需要依靠自身的實力來維護日益擴大的利益邊界。維護湄公河航運安全不僅僅是維護地區安全,承擔中國的大國責任問題,更是中國保護公民的海外安全問題。而且中國商業活動的擴大也使得周邊地區的安全程度直接關係到中國利益。因此,這一舉動是中國必須做到的,否則國家崛起無從談起。12月2日,塞舌爾外交部長亞當表示,塞舌爾正邀請中國在其境內設立軍事基地,以加強對付海盜的能力。這也進一步說明中國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以維護地區安全為目的的駐軍符合很多國家的需要。吳心伯教授認為,湄公河武裝護航對中國來說其重要性僅次於上海合作組織的合作機制,湄公河事件確實為中國帶來了一次機遇。中國和周邊國家面臨的更多是非傳統安全,因此大家完全可以以此為例,通過與周邊國家軍事合作的方式來共同維護安全。

  中國近期也開始了自己在太平洋的軍事演習。媒體報道,11月22日至23日間,中國海軍六艘艦艇陸續穿越日本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海域,以時速25公里的速度,從東海往太平洋方向前進。這一舉動完全符合國際法,中國近年來接連在這一海域進行過軍事演習。今年10月以來,中國解放軍在西藏組織了陸空聯合實兵演習,在黃海也舉行了聯合戰鬥演練,海軍艦艇編隊10月下旬又赴西太平洋訓練。11月底,中國航母平台第二次試水,這些顯示中國實力的行為同樣是對南海周邊問題的有力回應。

  張潔指出,從中國政府在2011年所做出的外交努力,可以清晰地判斷,中國在未來仍會採取自我克制的政策來應對南海爭端。維持周邊環境的穩定,確保中國崛起的穩定的外部環境,仍是目前中國重要的戰略選擇。中國處理南海爭端的策略、中國發展航母的努力、以及中國在近海進行的一系列軍事演習,都被作為一個整體,成為了區域內外各國判定中國選擇和平還是武力崛起的風向標。南海問題已經不僅僅是關於領土領海的主權之爭,而是影響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和全球戰略的重要因素。
 
  來源:世界知識 2011年第24期 作者:章迪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