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季冰:中國高層為何不去達沃斯

http://www.CRNTT.com   2012-01-30 09:58:34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訊/中國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上一反常態的“低調”,引來了西方媒體的巨大關注。南方網今天登載知名媒體人陳季冰的文章“去不去達沃斯?”,作者認為,作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自由市場理念的布道台,達沃斯只是一個象徵,無論是西方還是我們自己,的確都沒有必要把它看得太重,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經濟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恰恰是參與和融入到西方主導的自由市場和全球化進程中去的結果,而非相反。詳論如下:

  春節長假裡我在微博上與一位遠在布魯塞爾的朋友互致問候,他是上海一家大型報業集團派駐歐洲的記者。我問他去沒去達沃斯採訪,他回答我說沒有去,“一來成本太高,二來對我們讀者也缺乏興奮點。” 

  我猜他的上述想法應該代表了中國政商界人士的普遍心態———在布魯塞爾都覺得專程去趟達沃斯劃不來,身處萬里之遙的北京就更免不了要這麼想了。 

  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與往年一樣,按慣例在1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三到星期天之間舉行———也就是1月25日開幕,29日閉幕。不凑巧的是,這恰好在中國龍年春節長假期間。於是我們看到,中國方面打破了差不多自改革開放後已經持續了30年的傳統,首次不派高層官員出席。中方參加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代表中官職最高的當數香港特首曾蔭權以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後者已多次參加該論壇;中國代表團中比較知名和有影響力的還有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他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另據外媒報道,從論壇給出的名單來看,來自中國的參會者總人數也比2011年的66人略有減少。 

  中國自1979年正式加入世界經濟論壇以來,幾乎每年都派出副總理級別的官員出席。按照西方觀察家的說法,近年來北京借助達沃斯這個重要的講壇穩步地提升著自己在全球化中的話語權。2009年1月,溫家寶總理親臨達沃斯並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當時華爾街金融海嘯正排山倒海地襲向全球。驚慌失措中的西方人不久便欣喜地發現,中國很快果斷推出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一時成為拯救全球經濟的“定海神針”。而2010年出現在達沃斯的,是身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強副總理。 

  中國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上一反常態的“低調”,自然引來了西方媒體的巨大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