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故宮:8972件一級藏品僅是滄海一粟

http://www.CRNTT.com   2012-02-22 14:27:07  


墨彩竹節式臂擱,清康熙,長17.2cm,寬6.9cm。清宮舊藏。臂擱長方形,上下等寬,通體施白釉,正面上下兩道竹節紋之間以墨彩繪竹葉圖,畫旁題有“琅玕枝半疏”五言詩句。畫面上端竹節外凸飾鼓釘一周。 臂擱又名“秘擱”,竹質居多,但瓷質臂擱更具特色。此器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節形狀模擬逼真,墨彩濃重,畫筆疏簡,文人氣質極濃,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掐絲珐琅異獸鎮紙,清,高3cm,長7.3cm。清宮舊藏。鎮紙為獨角異獸形,作伏臥狀,四腿向內盤屈,回首前望,下承玲瓏剔透的紫檀木座。獸身通體飾鱗甲紋,以深淺兩色藍釉飾成斑斕的鱗片,錯落有致。獸首、四肢及突出的椎骨均為銅胎鍍金而成,并用纖細的刻紋表現眉、眼和鬃毛,刻劃甚為細膩精致。 異獸一般取材於自然界中動物形象,并加以變形,使之神異化。此鎮紙之造型應為古代傳說中的獬豸,《晉書·輿服志》記:“獬豸,神羊,能觸邪佞。”古代將這種獨角獸視為能鎮妖辟邪、分辨曲直的神獸。此鎮紙掐絲工藝精細,鍍金燦爛。帝王用其鎮於禦書案上,當默涵深意。
 
全國珍寶匯聚故宮

沈陽故宮曾“清空支援”北京故宮

  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之所以如此豐富,也得益於各地博物館的紛紛“獻寶”。

  梁金生也提到,1914年年初,北京故宮成立了一個古物陳列所,當時從沈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地征調到這個陳列所裡的文物數目很可觀,有資料顯示,大概有12萬餘件。據了解,沈陽故宮的古銅鼎、宋元明清書畫、內廷玉器、禦用武備、明清瓷器等共115199件,在那一次便全部裝箱運到北京。

  不過,日本侵華戰爭發生後,這些文物也隨北京故宮中的其他文物開始一同南遷。梁金生說,當時從沈陽故宮也征調了部分文物,具體數目已記不清,後來少數被運到了台灣,還有一大部分則留在了南京博物院,只有一少部分留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此外,在1948年遼沈戰役爆發之前,沈陽故宮內的除了文溯閣《四庫全書》之外的大批瓷器、銅鏡、檔案等再次被運往京城。可以說,解放前夕的沈陽故宮徹底空了。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故宮還先後調撥了其館藏的文物給沈陽故宮,支援其進行文物展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