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滬寧:“文革”反思與政治體制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2-02-24 11:29:16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訊/“一個民族應該把自己最令人痛心的教訓當作一面鏡子,時時檫拭,時時映照,以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重犯歷史性的失誤,使整個民族能夠持續進步……‘文革’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從政治體制的角度來反思‘文革”’是總結文革歷史教訓的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撰文“‘文革’反思與政治體制改革”,內容如下:

  一個完善的、良好的政治體制應能阻止“文革”發生,因為文革的發動、組織、活動均超越了憲法和法律範圍,…但當時的體制沒這種能力。1954年憲法建立的政治體制一下就被文革破壞,這值得仔細研究。

  所以遵守憲法體制很重要,如果不按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就可以將公民帶走,幹涉他人的人身自由,或用暴力威脅其他公民甚至衝擊學術活動而不受追究,就有文革死灰複燃的危險。二十年前,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場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前我們翻過了這沉重的一頁。然而我們有理由不時反思那場內亂。以防止這樣的災難再次發生。

  一個民族應該把自己最令人痛心的教訓當作一面鏡子,時時檫拭,時時映照,以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重犯歷史性的失誤,使整個民族能夠持續進步。

  “文革”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從觀念上說,沒有及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剝削階級基本消滅的情況下繼續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破字當頭”等思想路綫,是一個直接思想根源。然而,沒有一定的條件,“文革”是難以形成的。除了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原因外,政治體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一個不可低估的原因。

  從政治體制的角度來反思“文革”,是總結文革歷史教訓的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近年來,人們從思想、意識形態、文化、經濟等各個角度考察和分析文革,但從政治體制上來反思文革尚做得很不夠。政治體制往往是在對一定政治動蕩的反思中逐漸走向健全的。一種政治體制,不可能一建立就十全十美。它要在運轉中、實踐中和動蕩中來不斷認識自身中的欠缺、弊端和不足,然後來健全和完善它。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漸進過程,政治體制最後便會積重難返。文革固然是一場大浩劫,但它也給我們考察我國的政治體制提供了依據。溫故而知新,今天在我們著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時候,從政治體制的角度對文革做深刻的反思,是不無裨益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