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金融:貨幣政策放寬的空間有多大

http://www.CRNTT.com   2012-06-13 08:09:42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訊/國家統計局6月9日公布的5月CPI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漲幅僅為3.0%,創下了將近23個月來的新低。將這個數據與前面幾個月的CPI放在一起觀察,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中國經濟已經成功地擺脫了去年一度表現猖獗的通貨膨脹的威脅。

  新京報發表財經評論人周俊生文章稱,CPI持續保持低位,這自然是一件好事。最為直接的一個結果便是這為放寬貨幣政策打開了空間。由於從4月份開始的經濟數據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顯示出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危險的下行趨勢,因此市場對將目前正在執行的穩健貨幣政策改為寬鬆出現了比較密集的呼聲。

  事實上,在此次CPI公布之前,央行便推出降息舉措,被市場普遍解讀為這是針對即將陸續公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所採取的對策。因此,在5月份CPI數據公布以後,人們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寬產生更高的期待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任何經濟數據都不是孤立的。與CPI同時公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PPI同比降1.4%,也創下了近兩年半來的新低。作為先行指標,PPI的走低固然預示未來CPI還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但是它更表明企業的創利能力在持續下降,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PPI的這個走勢,與本月初公布的PMI數據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國的PMI數據已經連續幾個月接近榮枯分界線,這些數據都顯示出中國的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對於目前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先前有輿論認為主要是執行了一段時間的從緊貨幣政策使市場流動性受到約束,銀行由於高企的準備金率導致大量可貸資金鎖定。顯然,決策層注意到了這一點,從去年底已經開始降低準備金率,因此使中國的貨幣政策出現了口頭上仍實行從緊(政策面上表述為“穩健”)而實際上已經從寬的現象。但是,在貨幣政策出現變化的這半年多時間里,伴隨著CPI的不斷下行,實體經濟也出現了下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