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晚年宋慶齡:享受“皇家”待遇仍不快樂

http://www.CRNTT.com   2012-06-16 10:18:39  


 
鴿子被首長們“不經意”地放飛了

  眾所周知,宋慶齡喜愛鴿子。自遷到後海北沿46號後,宋慶齡就在北山前建起了鴿房,最多時有近百羽鴿子。空閑時間,她經常端著一個小笸籮,用面包屑和綠豆攙和自做的鴿食,親自來給鴿子喂食。

  聽到她吹的口哨,鴿子就會應聲飛來,落在她的周圍,甚至她的肩上。有幾只調皮的鴿子,有時直接從女主人的手裡啄食。這是宋慶齡最開心的。曾有一張宋慶齡喂食鴿子的照片,就是當時真實情景的記錄。

  宋慶齡最早養鴿子,大概可以追溯到她與孫中山共同生活的時期,因為孫中山也喜歡鴿子,她們的上海寓所很早就飼養了鴿群。而說起在北京養鴿子,這裡則有個小故事。

  那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宋慶齡當時還住在北京的方巾巷。一天,兩只迷路的鴿子飛進了宅院,管理員小張收養了它們。幾天後,宋慶齡從上海回到北京,小張向她報告了這件事,並請示她如何處理。宋慶齡高興地讓他建個鴿舍,把鴿子飼養起來。從那以後,鴿子一天比一天多,有從市場上買來的,也有國內外友人贈送的。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就曾經送給宋慶齡一對通體純白的名鴿。

  在後海住宅,宋慶齡曾飼養過一只漂亮的觀賞鴿,頭頸和胸前生著亮紫色的羽毛,她十分珍愛。後來這只鴿子老死了,她很傷心,自己到院子裡把它埋葬。以後她在招呼鴿群時,常喚這只鴿子的名字,群鴿就會一齊向她飛來,安慰它們的主人。

  “文革”開始後,養花養鳥被斥為“玩物喪志”。宋慶齡心情十分沉重,下令處理掉飼養的鴿子。工作人員知道她那麼喜愛鴿子,處理絕非她的本意,就沒有執行命令。

  後來,宋慶齡還是把大部分鴿子分送給了中央幾位領導人。這些與她素有交往的領導人,同樣理解她的心情,沒有一人食用鴿子。幾天之後,這些鴿子都被首長們“不經意”地放飛了,認家的小精靈們又回到了鐘愛它們的主人身邊。

  宋慶齡喜愛鴿子,就是對鴿子的形象,她也有特殊的偏愛。

  宋慶齡一生很少佩戴飾物,她珍藏在身邊的幾枚胸針,其中有一枚上面就雕刻著鴿子的形象。1952年,宋慶齡和郭沫若發起召開了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她被推選為大會執行主席。這次會議的文件夾上繪有畢加索的畫作“和平鴿”,宋慶齡非常喜愛這個鴿子形象,把這個文件夾放在她的辦公桌上很長時間。

  1960年1月號的《中國建設》雜誌,封面是一個梳羊角辮兒的可愛小姑娘懷抱一只雪白和平鴿的木刻畫。宋慶齡看後,高興地給編輯部寫信說:“我很喜歡這期雜誌,特別喜歡這一期的封面。”

  在周恩來病重的日子裡,宋慶齡飼養的這些鴿子和鴿子蛋發揮了作用,它們作為當時稀罕的高蛋白營養品,被送給總理補養身體。

  宋慶齡喜歡鴿子,不僅因為它們文雅、溫順而執著,更因為它們象徵著和平。可以說,和平,才是宋慶齡畢生的追求!

對被迫害致死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和他的家人充滿了同情

  “文革”開始後,把自己封閉在寓所中的宋慶齡,儘管被冷落、被另眼看待,但她仍不顧自己的處境,盡力去關心老朋友、老戰友的安危,幫助他們解除危難。

  在故居的展室裡,新陳列了一份證明信。那是1968年宋慶齡頂著壓力、擔著風險為久居中國的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寫的證明。

  她在證明中寫道:“我從1932年起就認識路易.艾黎。他為中國做了貢獻,幫助我們保衛國家。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時候,是他在內地創辦了工業合作社,幫助我們培養年輕的一代。為了這項工作,他甚至犧牲了好職業。當白色恐怖籠罩上海的時候,當中外特務追索共產黨員的時候,是他把自己的家作為共產黨員的避難所。當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的時候,是他在甘肅等地不怕任何艱苦的生活條件,為中國人民工作著。解放以後,他支持我們的文化革命運動,寫了很多的書、詩與文章。當世界和平委員會派他去外國時,他為我們演講和辯論。解放前和解放時,我都了解他。我覺得他是新中國的一位誠實、忠誠、不屈不撓的朋友。我極端相信他。他和白求恩大夫一樣,是國際共產主義、馬克思列寧的信徒。”

  路易.艾黎後來曾十分感激地說:“孫夫人宋慶齡在‘文革’中親筆為我寫了一份證明書,使我免遭懷疑和迫害,也使我的家人得到了保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