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晚年宋慶齡:享受“皇家”待遇仍不快樂

http://www.CRNTT.com   2012-06-16 10:18:39  


 
“我親愛的管家患了可怕的疾病……”

  在宋慶齡最後的歲月裡,她的皮膚病發作得很厲害。那些日子,她不僅忍受著自己身體病痛的折磨,還因身邊最親近的保姆李燕娥重病,精神上加倍蒙受著苦痛。

  李燕娥是廣東中山人,從16歲就來到宋慶齡身邊,陪伴了宋慶齡整整53年。她雖然沒有文化,但愛憎分明、性格爽朗。解放前,在重慶、上海等地,國民黨特務多次用金錢收買她,用介紹對象誘惑她,想通過她來刺探宋慶齡的情況,但李燕娥對宋慶齡忠心耿耿,絲毫不為所動。宋慶齡稱讚她是“不拿槍的警衛員”。解放後,她盡心竭力地照看著宋慶齡在上海的寓所和那些孫中山留下來的遺物。

  宋慶齡從不把李燕娥當作“下人”,而視她為家中的一員。李燕娥比宋慶齡小了近20歲,但卻一直被稱著“李姐”。吃飯時宋慶齡與她同桌,並且讓她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自己則坐側座。李燕娥身體比較胖,宋慶齡又讓人專門改制了一張矮床,方便她休息。

  解放後,宋慶齡住北京時間居多,為了撫慰李燕娥的思念之情,宋慶齡把自己的照片和北京寓所主樓的照片寄給她。李燕娥把照片擺在自己的房間裡,以便隨時都能看到。有一次李燕娥受了傷,宋慶齡十分擔心,專門指示上海的同志抓緊為李燕娥療傷,還專程趕到上海看望。

  宋慶齡為李燕娥想得非常周到、細致。她經常送一些小禮品給上海寓所的工作人員,每次總是專門準備一些火腿、廣東臘腸等家鄉食品,帶給李燕娥。

  1971年11月8日,宋慶齡專門給上海寓所的管理員周和康寫信說:“現在委托你辦一件事:舊曆10月10日是李燕娥的生日。她在我處服務快40年了,我應該對她忠心耿耿的工作有些表示。請你在9日那天代買一只熟的大油母雞及8斤蘋果、2斤香蕉送給她(連同這張賀片)。多謝你!”

  1979年,李燕娥患了子宮癌,宋慶齡萬分焦急,親自把她從上海接到北京,不僅請人照料她的生活,還囑咐身邊的工作人員要像對待她一樣來照顧李燕娥。

  她還請來最好的醫生為李燕娥診治。當醫生確定她的癌變已到晚期時,宋慶齡十分傷心。她壓抑著悲痛之情,盡可能抽出時間陪李燕娥聊天,以緩解她的痛苦。當時北京的青菜很少,她怕李燕娥不習慣,就請人想辦法多買些新鮮蠶豆來補充。為了增加營養,宋慶齡特別吩咐每天要讓李燕娥吃雞肉,喝雞湯。

  對於病重的李燕娥,宋慶齡心情十分沉重。她曾給馬海德寫信說:“我親愛的管家患了可怕的疾病,使我十分心煩意亂。她跟隨我50年了,她是那麼的忠誠,也是我最可信任的朋友。我害怕她很快會死去……她躺在床上全然不知真正折磨她的是什麼病痛!我是如此悲傷和六神無主……”

  第二天,她又寫信給愛潑斯坦:“近日來我為李姐(我50多年的伴侶和管家)病重而極感心煩意亂。她不僅是我的助手,更勝過我的親人……”

  如果不是親眼讀到這些信件,簡直難以想像,在任何巨大的壓力面前都不曾懼怕、不曾退縮的宋慶齡,為了李燕娥竟會流露出如此強烈的悲傷。

  1981年2月,在焦慮的煎熬中傳來了李燕娥病逝的消息,宋慶齡頓時熱淚盈眶。當李燕娥的骨灰盒被送到宋慶齡住所時,她迎上去,把臉緊緊貼在骨灰盒上,不住地撫摸著,親吻著,淚水點點滴滴灑落……

  在李燕娥骨灰移送上海那天,宋慶齡支撐著病體,親自把骨灰盒從自己的臥室裡抱出來,步履蹣跚地從樓上一直送到門口的汽車上。事後,她給一位友人寫信說:“我痛心地告訴你,我親愛的管家和同伴李燕娥……因患癌症逝世……我可憐的燕娥在幾天前由一些信得過的朋友陪同,在上海埋葬了。她的骨灰將埋在宋氏墓地。我死後,將長眠在我忠心的同伴旁邊。”

  為了李燕娥的後事,宋慶齡特意寫信給秘書說:“我一直答應讓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墳的邊頭,要立她的碑。我以後也要埋在那裡。”並要求:墓碑“和李姐要做同樣的”。為此,她還專門畫了一張草圖。

  就在李燕娥去世100多天之後,宋慶齡亦不幸病逝。宋慶齡的骨灰被送到了上海萬國公墓宋氏墓地,就是今天的宋慶齡陵園。陵園中間,是宋慶齡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合葬墓,東側是宋慶齡墓,墓碑上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之墓”。西側對稱位置,是形狀相同的李燕娥墓。墓碑上刻著“李燕娥同志之墓——宋慶齡敬立”的字樣。

  一位偉大的國家領導人,能和自己的保姆以同樣規格埋葬在同一塊墓地上,這在全世界或許也是唯一的。這是宋慶齡獨有的情懷,是她一生人性光輝的再現!在宋慶齡眼中,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主僕上下之別,忠誠、信任,日久天長和勝似親人的情感,才是最彌足珍貴的!她滿足了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願,也為世界留下了永恒的人性之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