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電視劇《知青》帶來什麼樣的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09:08:48  


 
  毛澤東說,“文革”中這些群眾主要是年輕人、學生,正是前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寄托和平演變希望的最年輕的一代。讓他們親身體驗鬥爭的嚴重性,讓他們把自己取得的經驗和認識再告訴他們將來的子孫後代,一代一代傳下去,也可能使杜勒斯的預言在中國難以實現。我考慮發動群眾。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給群眾,讓群眾在運動中受教育,鍛煉他們的本領,讓他們知道什麼道路可以走,什麼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這個辦法試一試,我也準備它打敗。現在看來群眾是發動起來了,我很高興,他們是同意我的做法的。

  正是在對所謂“小五界”中存在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鬥爭中,全國各地高校和青年學生中,湧現出了一大批造反的青年學生,並且自發地組成了一個又一個鬆散的組織,產生了一些小頭目。但是,這些學生組織以“紅衛兵”作為自己的名稱,已是1966年5月以後的事了。

  1966年8月,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除了通過了《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等文件外,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肯定紅衛兵組織。8月1日開會當天,全會就印發了毛澤東給清華大學附中紅衛兵的複信。全會於8月8日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簡稱《十六條》)中,非常明確地說:“一大批本來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闖將。”全會開會期間的8月10日下午,毛澤東親自來到中共中央接待站,對前來慶祝《十六條》的群眾(包括紅衛兵)代表說:“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全會的決定和毛澤東的講話,實際上已經明確肯定:紅衛兵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先鋒、闖將。當時,毛澤東正是依靠紅衛兵來搞“文化大革命”的。

  接著,毛澤東自己主動提出要接見紅衛兵,並且先後接見了8次。可是,毛澤東在8次接見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紅衛兵存在的問題,對紅衛兵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有一個過程。

  毛澤東前三次接見紅衛兵時,真心誠意地肯定和支持紅衛兵,他希望依靠紅衛兵奪取“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手中的權力

  1966年8月18日,首都舉行有百萬人參加的“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群眾大會。參加這次大會的主要是北京和全國各地的青年學生。大會召開之前,毛澤東並沒有出席這次大會的打算。當他得知參加大會的多數是紅衛兵時,臨時表示要出席這次大會。他出席大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見一見紅衛兵。他還要求工作人員為他準備了一套綠軍裝。這是建國後毛澤東首次穿軍裝。這個舉動帶有深意,說明毛澤東要直接管軍隊,還說明毛澤東鼓勵軍隊要支持紅衛兵造反。

  當天,毛澤東身著綠軍裝,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了幾百名紅衛兵的代表。接著,毛澤東走過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一直走到群眾當中,同周圍的許多人緊緊握手,並且向全場革命群眾招手致意。這時,廣場上沸騰起來,人人雙手高舉過頂,向著毛澤東跳躍著,歡呼著,拍著手。許多人把手掌心都拍紅了,許多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毛澤東這次接見紅衛兵,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等人也參加了。當時正身處逆境的劉少奇、鄧小平也參加了接見。劉少奇的精神狀態很好,只是面對這種場面,有些憂心忡忡的樣子。

  當天,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表現出了對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充分信心。他對身旁的林彪說:“這次運動規模很大,確實把群眾發動起來了,對全國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