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電視劇《知青》帶來什麼樣的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09:08:48  


 
  毛澤東第八次接見紅衛兵後,轉為依靠工人階級,明確提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6年11月,上海發生了“安亭事件”,王洪文率一部分造反的工人臥軌攔車,造成全國主要鐵路中斷。

  毛澤東明確表示支持這一事件。1967年1月,上海工人造反組織又奪了中共上海市委的權,毛澤東又支持了上海工人奪權。這就是震動全國的“一月奪權事件”。此後,毛澤東主要矚目的是工人。他在此後的一系列批示,都是支持工人造反奪權的,很少再有批示支持紅衛兵奪權了。十分明顯,毛澤東已經決心依靠工人階級搞“文化大革命”了。

  對於青年學生及其組織紅衛兵,毛澤東是不再信任了。不僅不信任,他還認為,這些青年學生是需要接受再教育的。基於這一考慮,毛澤東採取了三個措施:一是派工宣隊進駐各學校,由工人維持學校的秩序,甚至在黨委已經倒台的情況下,由工人代表來當學校的負責人;二是派軍宣隊進駐各學校,由軍代表主持學校的工作;三是在後來成立的“三結合”領導班子中,讓軍隊幹部、工人代表、老幹部代表擔任主要領導人,青年學生代表雖然也結合進領導班子,但是位置排後,不擔任主要領導工作。

  再到後來,毛澤東看到,學校的秩序仍未穩定下來,而且全國的大學、中學都停課鬧革命。加上全國各地都處於混亂之中,學生到了畢業期,卻難以分配工作。怎麼辦?毛澤東想出的辦法,就是讓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工廠、部隊去,接受工人階級和解放軍戰士的再教育,讓中學畢業的學生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於是,大學生們逐步分配出去了,一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開展起來了。學校也相對安靜了下來。

  此後,紅衛兵組織大多自然消失,紅衛兵運動沉寂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