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先生》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2-07-16 15:40:57  


 
  “把這些問題全部攤到桌面”

  記者拿到了《教育啟示錄》其中幾集的全新腳本,它們的名字看上去有幾分詩意,但描繪的內容或許並非如此。其中,“呵護童年”講的是“幼兒園小學化”、“ 小學初中化 ” 。腳本開頭寫道:“應試教育和‘成功學’,粗暴地綁架了中國孩子的童年;肩負‘成功’重任的孩子們像遭遇寒霜的花蕾,還未綻放,便已枯萎。”

  在“天梯”的部分,有這樣的文字:“是什麼隔開了城市和鄉村?所有中國人都知道,是一堵看不見的制度的高牆。它是那麼堅固,千萬人甚至幾億人的悲傷和憤怒都無法將它撼動。”這一部分羅列的數據觸目驚心:1980 年代,北大學子三成多出自寒門;2000 年至今,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與上世紀 80 年代相比,普通工人階級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 7.9% 與 5.6% 。

  “在路上”一集中,焦點集中在南方科技大學。在鄧康延眼中,該校校長朱清時是當下最接近《先生》氣質的人。但腳本中卻又反問:“當理想遭遇現實,僅憑朱清時一人之力,能否攪動積習已久的體制變革?”

-
  鄧康延說:“看到《先生》里那種血肉豐滿的、風骨倨傲的精神,再看現在教育的這一灘渾水,有時候反差像刀子一樣割人心。”他希望“把這些問題全部攤到桌面,讓大家展開多元思考。在一個開放的空間里,才能去把這些事情一步步地解決。捂著按著,或者像鴕鳥一樣頭鑽在裡面,屁股撅著,只會給後代留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