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維迎:法制社會的核心是政府守法

http://www.CRNTT.com   2012-08-30 11:19:44  


 
  金融市場不應控制太嚴

  《中國經周刊》:對於經濟領域內的改革,您認為應該著重於哪個方面?

  張維迎: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我認為重要的有兩點:一個是理念的變化,從包產到戶,到地方財政包幹等,幾乎每一個變革都是理念、觀念的變革。第二個是領導力,因為這種觀念的變化是對傳統既得利益的對抗,需要很強的領導力。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等都有很強的領導力,把這些理念變成社會接受的行動、政府的政策,最後到法制化。當然,改革要成功推進,不僅依賴於領導人的理念,也依賴於普通大眾的理念。

  對於經濟改革我們做了很多,包括價格改革等,目前有幾個重要的方面還需要繼續深化改革。

  一是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必須要繼續。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說到底,就是要留給民間力量更大的舞台,減少不平等的競爭,減少國有企業的壟斷,國有企業的股權也應該更加多元化,降低國家持股的比例,這一點非常重要。

  另外像金融體制改革,總體來講,中國的金融體制還是政府控制太嚴,進一步放開金融市場,特別是允許民間企業進入金融領域,開辦商業銀行,其他的金融公司也應該納入下一步改革範疇。我們國家的產品市場是放開的,但是要素市場還是控制得過於嚴格,而要素市場中,金融又是控制得最嚴格的。金融市場應該要放開並好好去做。

  國企改革要有決心

  《中國經濟周刊》:您認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是什麼?

  張維迎:主要是理念問題,如果下決心去幹就能幹成。現在的國企改革,比起一二十年前的改革,從技術上講是容易多了,但如果不下決心去做,那麼還會給整個經濟帶來大的傷害。

  現在很多大的國有企業,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信等都是上市公司,或者主體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就有股份,怎麼去轉化股份,怎麼使國有企業賺的錢上交給國家財政,怎麼使國有企業不要越過自己的邊界,解決國有企業靠它的優勢資源和資金亂投資,比如去房地產等各種領域亂投資的問題。

  不能讓國有企業欺負民營企業,損害民營企業的積極性。有些地方對民營企業以不公平的支付價格實施強制的收購,這對於中國經濟的損害非常大,會讓民營企業家失去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失去對體制的信心。在下一步中國經濟增速降低的前提下,如何使中國經濟有好的前途,我覺得完全依賴於民間的力量能不能發揮出來,依賴於市場的力量能不能發揮出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