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維迎:法制社會的核心是政府守法

http://www.CRNTT.com   2012-08-30 11:19:44  


 
  民營企業不要“自廢武功”

  《中國經濟周刊》:您曾說過民營企業的發展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核心的是賺錢越來越不容易。您認為,現階段民營企業該如何突圍?

  張維迎:中國的民營企業一直是在市場經濟的風浪中生存和壯大的,市場競爭力是其立身之本、發展之源,因此要繼續努力,尤其要防止自身既得利益化而“自廢武功”。政府有很多資源,如果給民營企業一些誘惑,他們因此不肯真正地求上進,那是非常可悲的。當然,民營企業提高自身素質非常重要。作為真正的企業家,提高企業素質很簡單,就是始終盯著一點:使消費者高興,使消費者更幸福,給消費者創造價值。

  《中國經濟周刊》: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您認為溫州金融改革試驗區的嘗試,能否緩解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

  張維迎:改革需要很多政策,原來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要廢除,另外要有真的精神。改革不是寫幾個文字,出幾篇文章就可以的,改革應該是從上到下的一種精神。80年代的好多改革都是在沒有文字的時候,有精神就往前走。現在我覺得仍然是一樣的。

  另外要有產權制度保護,不能讓我們好多企業家失去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失去對體制的信心,成天想著移民。企業家的很多決策都與未來預期相關,如果他們不看好未來,就不會投資,也很少能夠拿出真正的精力去發現每一個未被滿足的市場。

  法制社會的核心是政府守法

  《中國經濟周刊》:在您的新作中多次提到未來建立法制社會的重要性,您認為法制社會建立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

  張維迎:建立法制社會的基礎是司法獨立,政府必須守法,法制社會的核心是政府不能超越法律,如果政府不守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制社會。要使政府守法,就要有制度性的約束。其實好多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因為既得利益者的強大,沒有改革理念和它抗衡。建立法制社會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也不是有個法律就是法制社會,法律的作用是執行。

  個性張維迎

  “官員是改革中相對受損最大的利益集團。”

  2006年3月,張維迎在媒體發表長文《理性思考中國改革》。其中“官員是改革中相對受損最大的利益集團”一語,讓張維迎飽受指責,有人斥之為“人民公敵”,為既得利益者說話。張維迎回應稱,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如果不改革,得益最大的是領導幹部,也可以說,改革的最大阻力一定來自領導幹部。”

  “中國30年超美”

  2009年9月,張維迎公開演講時稱,“金融危機過後……中國經濟仍可保持高速增長。未來30年甚至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該言論引發民眾熱烈討論。

  卸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2010年12月,51歲的張維迎卸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一職。此事引發廣泛關注,有人稱,張維迎卸任是受累於之前那些備受爭議的言論。張維迎回應說:“在目前的體制下,當官和做事完全是兩碼事……真正重要的是究竟做了什麼事。豈能盡如人意,但願無愧我心。”

  “中國經濟發展靠柳傳志,而不是周小川。”

  2012年1月,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新春團拜會上,張維迎表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關鍵是發揮企業家的作用,“未來的轉軌,是要開發國內市場,開發國內市場靠的是企業家,靠的是柳傳志,而不是靠周小川。”

   2012年08月28日07:48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專訪經濟學家張維迎:中國經濟的前途在民間

   作者:《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璐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