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麗中國”將成明年經濟工作新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2-11-30 08:47:59  


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要求,無疑將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標志、一個重要轉折點。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12月中旬召開。此次會議將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對今年的經濟工作進行系統、認真、客觀的總結,並對明年及以後幾年的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和預判。在此基礎上,對明年的經濟工作進行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中國經濟網發表時評人譚浩俊文章表示,今年的經濟工作的“穩”,在經濟已經企穩回升的條件下,“穩增長”的著力點將不會再放在擔心經濟下滑、遏制經濟下行方面,而要更加注重打基礎、調結構、促轉型、提效率、求突破等方面。概括地講,就是“穩中固基”、“穩中求變”,在“穩”的基礎上尋求新的變化、新的突破、新的創造。

  所以,各級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必須以“穩”為主,而不要再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速度上,放在單一的經濟指標增長上。而要把力用在夯實基礎、扎牢根基方面。只有這樣,中國經濟的下一個三十年才會走得更穩、更堅實。

  文章分析,就政策層面而言,就是在保持宏觀政策基本穩定的前提下,更加重視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亦即以更加積極、主動的財政政策與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相協調,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轉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積極、主動的財政政策,將繼續把重點放在結構性減稅方面,改變過去“灑花露水”式的普惠制政策方式。對符合產業結構政策、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行業和產業、企業與產品,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相反,對不符合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要求,對經濟增長方式起阻礙和制約作用的行業與產業、企業與產品,一方面,政策上不會再有任何的優惠與扶持,甚至要課以重稅;另一方面,對產能過剩、資源消耗巨大、製造能力和水平較低的行業,則會充分利用政策手段,通過扶大壓小、扶強控弱、扶優棄劣,推動其加快兼並、重組和整合步伐,促進行業內結構的優化與轉型。

  同時,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標,在財政政策的運用方面,也會更加注重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以達到太大就業、增加收入的目的。而在房地產調控方面,則將向用稅收等法律手段逐步代替行政手段的方向轉變。

  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將突出總量控制、節奏放穩的原則,一方面,不再單一地採用降准、降息等調控手段,而更多的採用公開市場操作、債券發行、企業上市等手段,從而,使貨幣政策的靈活性更強、針對性更高、穩定性更好。另一方面,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手段,鼓勵和促進商業銀行調整與優化信貸結構,在信貸資金投放方面,更加重視對實體經濟的扶持與支持,對產能過剩、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行業進行限制和約束。

  “穩中求變”,最需要的就是應當體現在政策上,體現在政策的把控和運用上。只有政策的靈活性增強了,“穩中固基”的目標也才能實現。

  就工作層面而言,經濟增長的目標也將“穩”字當頭,不會因為經濟的企穩回升而盲目樂觀,下達過高的經濟增長指標,預計明年的經濟增長率仍將在7.5%左右。保底目標是7%,爭取目標是8%。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