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邱震海:十字路口須防止共識分裂

http://www.CRNTT.com   2012-12-01 10:05:57  


香港的時政評論員 邱震海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訊/香港的時政評論員邱震海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十字路口須防止共識分裂——三論“十八大”後的中國發展方向》表示,中國社會過去幾年的左右之爭,共識分裂,其實源於對中國改革和轉型的深層規律缺乏扎實的研究。鄧小平早年的名言“摸著石頭過河”,既有其探索改革的特質,也有其面對當時政治現實的無奈和謹慎。但在改革開啟34年,市場經濟實施整整2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改革若仍遵循“摸著石頭過河”的準則,那就必將釀成重大的偏差……“十八大”後新領導層能否在這方面有更好的把握,將直接決定未來的中國能否避免十字路口共識分裂的局面。詳論如下:

  中共“十八大”剛結束,再次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就主持召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 根據中國官媒報道,此次會議的內容和主題,會後被部分人士解讀為“十八大後中南海向外界釋放的改革信息”。

  李克強在會上強調,改革仍是中國最大的紅利。李克強表示,改革目前已進入攻堅區、深水區;下一步的改革,不僅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調整利益預期;這既需要政治勇氣和膽識,同時還需要智慧和系統的知識。李克強甚至還談到,改革的切入口是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下一步改革最佳切入點在哪裡?

  “十八大”閉幕後,中國官方輿論在下一步改革探索的問題上,似乎比之前稍稍開放了一些。隨著年底臨近,各種有關改革的論壇陸續登台,12月的北京可能將成為一個議論改革的熱鬧舞台。

  但中國下一步的改革到底如何展開?其切入點究竟在哪裡?中國積重難返的改革結構性難題究竟如何破解?下一步的中國改革究竟是“小打小鬧”、“換湯不換藥”,還是釜底抽薪,衝拳出擊?下一步改革的究竟如何平衡與社會矛盾的關係?如何做到舒緩矛盾並逐步解決深層問題?

  所有這些問題,在中國過去若干年的改革歷程上,歷來都是知易行難,眾說紛紜。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和實際上陷入停滯狀態,社會矛盾開始激化,各階層均自認為弱勢群體,社會情緒迅速逆轉,民間底層甚至醞釀著一股騷動的情緒。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所從來沒有過的危險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