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需深化要素市場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2-12-03 09:08:39  


 
  文章認為,未來,中國經濟中有幾個變量需要重新定位。首先,過去中國經濟靠出口拉動,每年有30%的增速,今後五年可能只有5-10%;其次,企業的勞動工資將大幅度上升,而人口紅利將大幅下降。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經濟也是非常困難。當時,東北地區企業大量改制,失業率急劇攀升,銀行不良貸款率普遍達到40-50%,情況比現在嚴重得多。為了應對並擺脫困境,中國開始深化改革,比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999年城市房改等等,前者打開中國商品出口世界之路,後者使房地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其他諸如國企改制、銀行上市等等,最終使中國經濟攀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

  現在,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加上人口紅利即將結束,雙重壓力下,中國經濟未來要想再續輝煌,只能依靠改革紅利,靠基建投入、出口拉動已經難以為繼。

  實際上,中國目前改革轉型的條件還是不錯的,而且轉型也已經在進行。比如,目前國內消費已經逐漸回升,未來幾年中國經濟一定要靠拉動內需、消費,另外城鎮化也將是今後經濟增長重要的源泉。需要強調的是,城鎮化只是一個結果,最核心的改革應是“戶籍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流轉”,這個才是真正的關鍵。

  未來幾年,中國將直面“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挑戰。以巴西為例,中國目前人均GDP跟巴西1973年一模一樣,近30年來雖然我們經濟高速發展,但中國的人均收入卻只相當於巴西上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現在巴西的人均收入要比中國高一倍,如何跨越這個鴻溝,發展成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中國需要反思。

  文章表示,改革並不是要大家把眼光僅僅盯在城鎮化率和消費率上,這些都是最後的表現,最重要的還是要推動“要素市場”的改革,要素市場包括土地、勞動、戶籍制度、資金等等。

  最近,外匯局把直接投資完全開放,國內個人對外投資也開放了,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還有一個是人民幣境外流通的大幅度推進。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流通的貨幣,必須實現完全兌換,這里面有兩個關鍵點,也是兩個要素的開放,一個是利率的市場化,還有一個是匯率的浮動。匯率不能僅僅釘住美元,這樣風險很大。在香港,我們看到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房地產泡沫。政府一旦有固定匯率,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就要受制於美國,香港現在很被動,每天投放很多貨幣,這樣就造成樓市、股市泡沫。

  文章最後說,總的來看,對中國經濟短期內持謹慎觀點,預計明年通脹目標將定為CPI增速控制在3%左右,而明年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財政政策則將持續積極支撐經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