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按照規律發展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3-01-06 08:45:30  


實際上,平穩的經濟增速就已經能够實現中國未來的發展目標。
  中評社北京1月6日訊/2012年12月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並發布了會議公告。中國金融雜誌發表銀河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文章表示,公告釋放了許多新的思想,特別是提出了要尊重規律的新的發展觀。

  關於改革的新認識

  文章稱,會議首次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氣推進下一步改革。會議公告釋放了關於改革的幾方面的新認識。

  第一,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李克強副總理在會議總結中指出,更有質量的經濟增長要靠制度紅利來推動打破。改革開放初期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已經不再,轉軌初期改革釋放的生產力和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南方講話推動的更加市場化發展帶來的制度優勢影響已經結束,加入世貿組織推動的貿易對外開放紅利也已經用足,新階段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呈現高投入產出比以及規模遞減效應的狀態下,投資拉動增長只能是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只能是沒有效率的沒有質量的增長。根據全要素生產函數理論,短期增長靠的是資本勞動投入,而突破短期增長瓶頸要靠技術進步和殘差包括制度改革帶來更有效率的市場,更優化配置的資源,以及更公平的環境。新制度新體制要靠改革來推動建設和完善,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改革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紅利”的判斷在邏輯上是非常嚴謹非常科學的。

  第二,對改革的艱巨性達成共識。會議公告指出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調整利益預期,需要決策者有大的魄力,下大決心去推進。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區,其“深”在體制性的權力尋租難以撼動,“堅”在既得利益群體的博弈。實際上任何一項改革,都涉及權力尋租的空間改變,都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不能下決心重新“切”蛋糕,改革可能寸步難行。而十八大報告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信息顯示,決策層已經充分認識到了改革中最大的障礙是利益的重新劃分。

  第三,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會議公告關於“進行系統性的、整體性的、協調性的改革”釋放的信息非常重要,相關方面已達成共識。中國需要改革的是體制性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個別方面的問題。會議同時提出兩大關鍵點:一是體制改革需要“牽一發動全身”的突破口,整體改革不可能全面出擊,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找到突破口至關重要。二是系統性改革需要協調和合作。人動手術先要進行全面體檢,只要一個部分不能配合手術,手術就可能不成功。關乎整個系統的改革,一定要求各方面的配合,才能使整體的體制改革有真正的執行力。實際上,協調機制本身就是一項需要改革和改進的體制性問題,否則任何改革措施都可能被不合作部門的不作為而前功盡棄。

  第四,提出將制定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過去一談改革就是長期問題,長期問題的理解就是擱置以後再說,特別是一些老大難的問題,結果需要改革的問題就真的變成“長期存在”了。實際上“長期問題”雖然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但是必須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地走這個過程,才能最終達到改革目標。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表明,對待改革已經不容回避不容擱置,要見真彰了。當然,寄望改革2013年一步到位也是不現實且不符合規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