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在霧霾裡呼喊:要GDP,還是要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1-31 10:15:54  


 
頂級殺手

  就在那場“頂級污染”中,呼吸道病人驟增,很多醫院的呼吸道科和兒科的患者排起長隊。北京兒童醫院日均門診量近1萬人次,其中30%是呼吸道疾病。

  而在爭搶“防毒面具”的背後,還隱含著人們對於肺癌的恐懼。

  史玉柱稱:“吸煙危害健康,早已被科學證實。但各類統計數據顯示,抽煙者和非抽煙者的壽命無明顯差異。為啥呢?因為在空氣污染面前,吸煙、地溝油等造成的危害是忽略不計的。”他還透露做空氣生意的遠大老總張躍隨身攜帶兩個空氣檢測儀器,裡面有他去過城市的空氣污染記錄,換算成吸一天該城市空氣相當於一天吸多少支高焦油香煙,記錄如下:麗江1,北京21,廣州25,上海9,南京9,長沙13,成都12,武漢13。換而言之,在北京待一天,相當於抽21支香煙,這還不是在頻頻爆表那天。

  他們在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PM2.5是粒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言:“5微米以上顆粒物就能吸入到氣管支氣管,但是5微米以下,特別是1到3微米的顆粒物,可以進入肺泡。肺泡是用來做氣體交換的地方,那些顆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就永遠停留在肺泡裡,對心血管、對神經系統、對其他都會有影響。”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對PM2.5的健康影響近幾年做了研究,發現PM2.5濃度增高對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急診有明顯的影響。2004年到2006年期間,他曾在北大校園裡設置了數個觀測點,發現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約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急診患者數量也會有所增加。“PM2.5吸入體內後首先對肺部有影響,刺激氣管收縮,使人感覺短期的氣短,呼吸困難。吸收入血後可以有全身的影響。具體的危害要根據其表面吸附的毒性化學物質來確定。吸附了致癌物,具有致癌性;吸附了重金屬,就可能重金屬中毒;吸附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就有生殖危害。”

  而另一位在“灰霾”研究上引起廣泛關注的廣東省氣象局前首席專家吳兌,通過統計發現灰霾天氣與肺癌的死亡率有顯著的相關性:在出現嚴重灰霾天氣之後的7-8年後,肺癌的死亡率明顯上升。此前人們普遍認為吸煙是肺癌第一殺手。但30年來廣州地區的吸煙率在下降,肺癌的死亡率卻是明顯上升。相應的,60年代廣州每年才有1-2天的灰霾天,後來增加到每年100-200天。2005年的數據顯示,廣州當時60%的肺癌患者並無吸煙史,而2003-2005年恰是廣州灰霾天氣最嚴重的時段。不過吳兌也謹慎指出,目前只是發現PM2.5濃度增加與肺癌死亡率有滯後關聯,但是否就能畫上等號,還需要流行病學專家、毒理學和生物化學專家的進一步研究。

  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則更篤定地預測:預計到2033年,中國人肺癌的發病會出現“井噴”,預計會有1800萬人口患上肺癌,相當於一座特大城市的人口。環境污染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