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在霧霾裡呼喊:要GDP,還是要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1-31 10:15:54  


 
要GDP,還是要命?

  1月12日的超級霧霾並不僅僅籠罩在北京。在中國74個監測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部分監測點檢測數據超過每立方米300微克,空氣質量達嚴重污染級別。截至1月13日零時,北京連續3天空氣質量六級污染,天津所有區域空氣質量處於“嚴重污染”狀態,河北石家莊和江蘇南京等地空氣質量連續8天達污染等級,珠三角近日也出現PM2.5大範圍超標,超標站點接近八成。

  從縱線來看,根據環保部2010 年發布的信息,近年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區域每年出現灰霾污染的天數達到100天以上,PM2.5年均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指導值2-4倍。

  是什麼原因,讓霾毒橫行如此之廣,歷時如此之長?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罪魁禍首是煤。

  “全中國空氣污染都非常嚴重,而且在全世界,中國的污染最厲害。這個趨勢和我們的燃煤總量呈正相關。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存在嚴重缺陷。

  PM2.5包含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燃煤時大的顆粒物現在都可以除塵,但是細小顆粒還是會排出去,這是一次顆粒物。我們國家的能源供應70%為燃煤,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排放的75%、8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氣中,經過系列化學反應,會結成微小的二次顆粒物。燃煤主要用於發電、煉鋼等等,各地都要發展經濟,導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非常大,全世界一半的煤在中國燃燒。

  前年,整個中國的煤炭消費總量淨增3億噸,去年又增加了3億噸,這樣下去,根本不可能解決環境問題,這就是典型的要GDP不要命,上了很多污染很大的工廠,這些工廠當時如果嚴格執行環保標準,就不能上,但是為了拉動GDP,環保局就批了。脫硫、除塵裝置工廠有時候根本不開,或者白天開,晚上就關了,造成區域污染非常嚴峻。所謂‘黃金10年’,其實是‘霾毒10年’。”

  據了解,北京每年燃煤量為2000多萬噸,而天津達7000萬噸,河北的燃煤量則達到2億多噸。根據有關組織2010年發表的報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占全國6.3%的國土面積,卻消耗著全國40%的煤炭。區域性的燃煤給中國城市圈帶來了以PM2.5污染為代表的區域性灰霾污染。通過對比我國不同省份火電燃煤消耗量與PM2.5垂直濃度累計模擬衛星圖,也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在燃煤量越高的地區,PM2.5的污染也越嚴重,比如內蒙古、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省。

  除了發展經濟,冬季的用煤大宗還有取暖。

  一位北京人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多地出現極寒天氣,取暖普遍比往年耗費的能量更多。去年我們辦公室的空調僅開到低檔,今年開到最高檔還不覺得很暖和。”

  北京為了環保,把火電廠修到了陝西、內蒙、張家口,韓曉平認為:“冬天一刮西北風,在那些地方形成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級顆粒物,又刮回來了。所以整個華北地區空氣污染的情況非常嚴重。”

  他給出的解決困境之道,是用天然氣替代煤炭,這是減少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的關鍵技術選擇,但現狀是天然氣根本挑不起大梁,在能源使用上,天然氣所占比例只有5%。

  由於四季變化特性,全球天然氣供應都存在季節峰穀差,應對季節需求變化主要靠建地下儲氣庫。世界30多個國家已建設了600餘個地下儲氣庫,庫容3332億立方米,占全球3萬億立方米消費量的11%。而我國至今僅建了6個庫,庫容20億立方米,不足全球6‰,占我國年900億立方米消費量的2.2%。

  “中石油在天然氣上投入也不足。因為油價高,天然氣相對價格比較低,他們不願意在天然氣上投入。北京現在這些燃煤熱電廠,早就應該都改成燃天然氣的熱電廠,結果到現在也沒有實現,買進天然氣貴,出去電價便宜,因為電價的原因天然氣難以發展。政府150億補貼交通,連出租車都在補貼,就沒有錢來支持燃料結構的調整了。這是應該補貼的,老百姓馬上就會獲得好處。”

  與燃煤同樣重要的還有汽車尾氣的排放,韓曉平認為後者占30%。這裡面的三個關鍵詞分別為:公車、油品質量、低油品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