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屌絲之名:2012年的大眾文化想象

http://www.CRNTT.com   2013-02-17 11:58:10  


 
  第六代導演管虎在“五一”前後公映的新片《殺生》也呈現了相似的主題。這部電影使用手提攝影、快速剪輯以及扭曲變形的畫面給人一種詭異、懸疑和神秘的色彩。這是一個隱藏在崇山峻嶺之間的西南小鎮,有著封建家族或宗族式管理儀式,唯獨這個外來鐵匠之子牛結實就像全村的一個頑冥不化的“結石”,藐視權威、調皮搗蛋,活脫脫一個異類分子。最終,鎮長請來了學習西醫的牛醫生來設計或策劃這場“公開”的謀殺,這也正是原小說《設計死亡》的題中之義。

  牛醫生說出了現代人的基本境遇,牛結實有沒有病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其他人的“眾口鑠金”之下他相信自己有病,也就是說他的存在來自於他人的目光。

  在這個意義上,《殺生》不再相信個體擁有突破牢籠、束縛的啟蒙主義神話,反而呈現了個人不過是理性機器的祭品的事實,牛結實所能做出的沒有選擇的選擇就是“心甘情願地”接受這份命運的安排。可見,不管是古裝武俠大片《銅雀台》,還是小成本藝術片《殺生》以及更為大眾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都再現了一種個人身陷權力、歷史迷局的狀態。

  從江湖到後宮,從自由到腹黑

  2011年底、2012年初上映了徐克拍攝的首部3D武俠片《龍門飛甲》,這部影片把經典的“龍門客棧”故事與好萊塢式的尋寶探險故事嫁接在一起,有趣的是影片結尾處改變了經典武俠片的敘述慣例。風裡刀和韃靼公主沒有像通常的俠客那樣在夕陽西下時退出江湖,反而從江湖中大膽地“走向”了後宮,在這個意義上,電視劇《後宮.甄嬛傳》可以作為《龍門飛甲》的續集。這種從江湖世界向後宮或宮廷世界的空間置換,也是新世紀以來古裝武俠大片的基本主題。

  如果說10年前李安的《臥虎藏龍》還在通過玉嬌龍講述逃離朝廷/廟堂/封建大家庭奔向江湖/武俠世界的故事,那麼隨後張藝謀的《英雄》已經在講述江湖俠客/刺客如何通過自我閹割的方式“主動”向秦王由衷臣服的故事。由此,古裝武俠大片中的江湖就消失不見了,出現的是如《無極》、《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式的宮廷內鬥的故事。如果聯繫到2012年熱播的《後宮.甄嬛傳》,可以說前朝的宮鬥戲被進一步置換為後宮妃子之間的腹黑故事。

  “甄嬛”的啟示正在於讓自由競爭、自我實現的職場徹底腹黑化,2012年熱播青春劇《北京愛情故事》、《浮沉》就是例證。

  《北京愛情故事》的主創來自於2007年轟動一時的軍事勵志劇《士兵突擊》。如果說在彼時許三多式的“又傻又天真”的農村娃可以在相對公平的升級比賽中一步步成長為兵中之王特種兵,那麼此時農家子弟石小猛大學畢業之後面對現代都市,卻“清醒地”知道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奮鬥都不可能與同窗好友“高富帥”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甚至連入場的機會都沒有。

  《浮沉》中的滬漂喬莉下決心做一名如杜拉拉式的菜鳥銷售,可是,她很快發現這種曾經被作為公平競爭、個人奮鬥的白領職場規劃,充滿了明爭暗鬥和肮臟交易。這與其說是光鮮奪目的自由奮鬥的“人上人”的生活,不如說更是甄嬛式的“超級黑”的後宮世界。最終,喬莉“審時度勢”地愛上了國企離婚大叔,一個新的權力格局中的成功者,在“屌絲無法奮鬥成功”的語境下選擇這種“無悔的愛”也就不奇怪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