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屌絲之名:2012年的大眾文化想象

http://www.CRNTT.com   2013-02-17 11:58:10  


 
  好聲音:“逆襲”的白日夢

  如果說甄環的殺手鐧在於她被廢宮外之後依然可以絕地反擊重獲皇帝的寵幸,那麼這種“逆襲”的幸運並沒有降臨到陳凱歌新片《搜索》的女主角身上。媒體人陳若兮是一個與男朋友租住在蝸居、時刻盼望著能夠攢錢買房的女屌絲,影片相當直白地講述了陳若兮“逆襲”失敗的故事,最終不僅丟掉了工作,而且失去男朋友。顯然,陳若兮再沒有了杜拉拉、許三多的那份幸運。

  不過,就在屌絲逆襲大戲紛紛上演之際,浙江衛視紅透大江南北的電視欄目《中國好聲音》演繹了現實版的逆襲之旅。這檔花巨資購買海外版權傾力打造的電視節目,讓湖南衛視的娛樂綜藝之王《快樂大本營》和江蘇衛視的婚戀經典《非誠勿擾》黯然失色。《中國好聲音》再現了2005年《超級女聲》的“盛況”,從參賽學員、嘉賓導師到幕後製作、市場營銷,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微博”話題。這檔節目的最大噱頭尋找無名歌者的“好聲音”確實有殺傷力,不僅僅讓觀眾大飽“耳”福,而且華麗的舞台、大牌嘉賓的給力表現、細致入微的多機位拍攝以及選手感人至深的“個人”音樂情感故事,都讓炎炎夏日中的觀眾享受了一把“視覺冰淇淋”。

  儘管這檔節目是少有的真正制播分離的成功案例,但其所傳遞的文化價值觀卻與之前熱播的電視欄目《中國達人秀》、《中國夢想秀》並沒有本質差別。2010年東方衛視播出的《中國達人秀》推動真人秀節目由“超女快男”轉向身懷絕技的“草根”達人,而其原版《英國達人》被中國觀眾所熟知,則是因為2009年4月成功“製造”出蘇珊大媽的“奇跡”,一個體態發胖、衣著寒酸的小鎮大媽卻擁有“天籟”一樣的聲音。於是,在“全球”觀眾的見證之下,一只“醜小鴨”瞬間變成了“白天鵝”。《中國達人秀》也秉承這樣的宗旨,把電視熒幕變成“見證奇跡的時刻”,斷臂鋼琴師、菜花甜媽等草根達人紛紛登場,“相信夢想,相信奇跡”也隨之成為當下電視節目竭力營造的“文化氛圍”。2011年播出的《中國夢想秀》同樣是讓“身殘志堅”的殘障人士或擁有超級才藝的普通人“圓夢”的節目。

  在《中國好聲音》“盲選”階段,除了一個又一個“好聲音”登場之外,最具有戲劇效果的就是嘉賓對選手的“爭奪戰”,這種成功者將留在聚光燈下、失敗者只能黯然離去的“競技場”非常恰當地言說著這個時代的生存規則。而在“淘汰賽”中,舞台被“適時”地布置成了“拳擊場”,選手“隨機”挑選對手,最揪心的瞬間就是導師含淚宣布誰將留下的時刻,因為遊戲規則是必須有一個贏家。可以說,這些進口節目所形塑的白日夢就是“夢想總會從天而降”、“奇跡總會發生”,只是看似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實卻是成為“既定遊戲規則”下的幸運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