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夏斌:把脈中國經濟大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2-23 08:55:20  


解決中國經濟長期的重大問題,要從抓總量和系統性風險兩大問題入手。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訊/對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問題,有兩個基本判斷需要重點關注。愛思想發表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文章指出,從短期看,按目前的改革力度和調控方向,今年經濟中遇到的問題,明年同樣存在且風險更大。中國經濟、社會中積累了大量矛盾,是危機和轉型在賽跑,我們的時間不多。把問題看得嚴重些,有利於我們主動開展工作。如果短期無法過關,就談不上解決長期問題。

  從長期看,要解決多年積累的大量經濟問題,單純從經濟角度考慮已經很難,必須從社會、經濟、政治三方面統籌考慮,做出長期安排。首先要嚴懲腐敗,讓百姓滿意,鞏固執政基礎;其次要把已經做大的“GDP蛋糕”向窮人傾斜,在穩定民心的同時提高消費率;最後要只爭朝夕抓改革,這是解決各種長期問題的唯一出路。

  總量問題和系統性風險

  文章認為,解決中國經濟長期的重大問題,要從抓總量和系統性風險兩大問題入手。

  一是如何確保GDP總量長期平穩增長,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是必然的,合乎發展邏輯。但是速度下滑,問題就“水落石出”,不僅眼前日子難過,還會暴露一系列經濟、社會中的重大風險。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思路,只能是提高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率從2000年的46.4%到2010年的33.8%,十年內降了13個百分點。即使包括政府消費在內的總體消費率也由62%降到47%,十年內降了15個百分點。而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恐怕不存在第一個十年那麼旺的全球需求了。

  中國經濟要穩定增長必須靠內需,而內需中投資已不能一味地拔高,產能過剩嚴重,剩下的只能靠提高居民消費率入手。而要真正拉動消費,必然會觸及一系列重大問題。

  例如,當前國務院正在研究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這很重要,但改革後提高的消費,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居民消費率,也不可能去填補因投資與出口減少而出現的缺口。

  拉動消費,就要抓社會安全網絡建設,包括醫療、教育、養老,以解決預防性儲蓄問題,這就會涉及擴大財政支出問題。如果財政轉移支出多了,政府投資少了,穩投資又涉及擴大民間投資及國退民進的問題。

  擴大中國居民消費的重頭戲,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提高農民的消費,這可能是今後中國消費增長中最快、最大的一塊。怎麼提高?最有效的途徑是釋放農民手中的土地“能量”,這就要涉及宅基地的安排、土地的流轉制度、小城鎮土地規劃等問題。

  居民的財產收入,是中等收入國家提高居民消費的一大途徑。如何提高?總不能長期靠炒房地產,要靠民間創業和投資。如果房地產市場整頓到位,地方政府土地收入減少,中央與地方財稅如何重新安排?屆時若國家財力問題凸現,要不要變賣一部分國有資產?投資需求中地方政府投資捉襟見肘,不是對民間投資“情不情願”放開的問題,而是如何鼓勵。

  如果採取以上措施,還不能解決居民宏觀平衡中居民收入與消費增長的問題,那麼長期負利率就是不合適的。利率要市場化、金融改革要配合,銀行利潤要減少等,這會迫使其他方面的改革速度要加快。

  不難看出,如果我們想從根上解決消費問題,必然會涉及大量重要問題和制度改革,幾乎可以統領我們解決總量增長所遇到的各種長期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