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沈建光:習李新政漸進深水區

http://www.CRNTT.com   2013-03-19 08:42:45  


習李新政 備受期待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訊/中共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層便通過不同場合屢屢釋放了強烈的改革信號,備受國人期待。最近,伴隨著新一屆政府領導以及各部委主要負責人在兩會期間紛紛亮相,執政綱領不斷釋放推陳出新的信號,大部制改革陸續推進,新一輪改革看似起步。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制改革,其在重重阻力中有也有所突破。“鐵老大”終被摘牌,結束了長達64年的壟斷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市場化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另外,早前由於奶粉事件、強行墮胎事件等,食品部門、計劃生育部門也均陷入了公眾危機。本次改革亦實現了這兩大部門的重組,彰顯了改革的大勢所趨。總之,通過此次改革,除國務院辦公廳以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已經減少至25個。

  雖然大部制改革有所突破,但筆者看來仍屬微調,其並沒有對宏觀管理和調控的職能做進一步改革,只能算的上是習李新政的第一步。下一步,改革將步入深水區,來自各方利益群體的阻力也將不斷增加。正如習近平在人大閉幕會上的為實現中國夢的奮鬥的豪言壯語,及李克強在答中外記者問中所講的,未來對待改革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筆者預計未來改革之路即便艱難,也有望持續推進。

  另外,對比筆者在早前專欄《中國大部制改革構思》所提及的觀點,經濟體制改革率先需要提高財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從長遠來看,可以考慮成立類似於主要發達國家相對應的超級財政部和中央銀行。而從新一屆央行行長與財政部長的人選來看,由於上述要職由兩位銳意改革的最專業人士擔當,堪稱"黃金搭檔"。未來幾年,中國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的職責將大大強化和改善,逐步接近筆者關於超級財政部和央行的構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