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改革推動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08:36:18  


 
  文章指出,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倒逼中國必須做出轉變:世界經濟已由金融危機前的 “快速發展期”進入 “深度轉型調整期”,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增長階段轉換期”,開始進入潛在經濟增長率下移的新階段。在這種背景下,不論是新型城鎮化、戰略新興產業,還是創新驅動、轉變增長方式、產業結構升級……都必須包含一個共同的核心元素:提升經濟效率。而要提升經濟效率就必須進一步推進改革。不改革,無創新;無創新,則無發展!

  縱使當前中國經濟條件已大有不同,如果說五年前經濟工作最緊迫的任務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防止經濟 “硬著陸”,那麼未來五年,擺在這些財經官員面前的最大挑戰在於,長期看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減少對外部市場和低成本要素投入投資驅動的依賴,提高經濟增長效益和質量;短期看將是防止投資過熱、通脹、房價過快上漲和金融風險。

  文章表示,未來中國改革有哪些看點?有如下幾大改革尤為需要實現突破。

  第一,國企改革。國企改革之所以緊迫,是因為國企利益集團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向市場經濟的演進。國企改革的實質是要解決國有經濟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問題,中國應該通過改革再建成一個最有利於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率的市場體系。其外在表現,首先是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其次是市場放開。

  第二,金融改革。周小川行長的留任,意味著除了穩定現有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系統,更重要的是要推進已有的金融改革。面向未來,中國的金融改革與發展需要在多重約束條件下找到平衡之道。

  第三,財稅體制改革。財稅專家劉尚希近日指出,雖然現在政府經濟職能有很大轉變,但是市場經濟的運行不僅僅依賴政府的經濟職能轉變,還跟社會職能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講,財稅體制改革是下一輪整個經濟社會改革,尤其是新型城鎮化的重點領域。

  文章最後說,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轉型,將是在降低增長速度的背景下,進行一場以提高經濟效率為核心的改革。其內容既包括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包括增加技術和創新,更重要的還包括市場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建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