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秦輝:蘇共末日 尚有一人是“男兒”

http://www.CRNTT.com   2013-03-31 09:29:05  


 
  捍衛蘇共的唯一“男兒”

  說“基本”不假,但並不意味著完全準確。其實在那一片土崩瓦解中還是有“男兒”站出來捍衛蘇共的。基層有無未見報道的“無名英雄”我們不得而知,在中央層面,當時倒是廣泛報道了有一個“男兒”挺身而出捍衛蘇共,可惜的是:只有這一個。

  這蘇共當時唯一一個“男兒”不是別人,就是當時剛剛恢復了黨籍一年多的“民主派共產主義者”羅伊.亞歷山大羅維奇.麥德維傑夫。8月2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暫停蘇共活動”時,只有他一人起來發言,對“禁共令”表示堅決反對,指出這違反了公民思想自由、結社自由的憲法原則,將成為歷史之恥。在當時對蘇共“牆倒眾人推”的形勢下,羅伊.麥德韋傑夫的這一獨力抗爭引人矚目。有媒體甚至比之於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一片“愛國主義”喧囂中挺身反戰的左派英雄羅莎.盧森堡——時稱“紅色的羅莎”。羅伊.麥德韋傑夫因而也獲得了“紅色的羅伊”之稱。

  當時的蘇聯最高蘇維埃與蘇聯人大,80%以上的代表是蘇共黨員,其中包括大量的官員,他們過去是舊體制下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後來有的在新體制下如魚得水發了大財,成為葉利欽的支持者。有的則在後來的“轉型危機”和“左派復興”年代又開始以左派自居,大罵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但是在此時,在蘇共生死存亡之際,在俄國已廢除“專政”轉向民主、像“紅色的羅伊”那樣表態其實也沒多大風險的情況下,他們卻沒有為“黨”說一句話,而是選擇了隨大流,用自己的一票參與了對“黨”的死刑判決。

  還要指出的是,今天最為聲色俱厲地抨擊“叛徒”戈爾巴喬夫搞垮蘇共的俄羅斯共產黨,當初卻是1990年6月在戈爾巴喬夫支持下成立的一個“保守派”(指與“民主派”對立的正統人士)政黨。戈氏在其統治的中後期一直實行左右“搖擺”和“平衡”的策略,面對以葉利欽(當時已退出蘇共)為首的黨外“民主派”和以安德烈耶娃為代表的“斯大林主義者”這兩支“不妥協的”反對勢力,戈爾巴喬夫有意扶植、籠絡“體制內的左、右”勢力,其中右的是謝瓦爾德納澤、雅可夫列夫等人,左的就是庫茲涅佐夫、久加諾夫等俄共一幹人等。戈氏這個時期有時拉左壓右,有時拉右壓左。俄共的成立恰在他“拉左壓右”之時。

  原來傳統上蘇聯只有其他加盟共和國有“自己的”共產黨(實際上也是蘇共的一級組織),俄羅斯的共產黨則只有省市委等地方組織,沒有加盟共和國一級組織,各省市委都直屬蘇共中央。但葉利欽等“民主派”在俄羅斯聯邦崛起後,戈爾巴喬夫為了在俄羅斯與民主派抗衡,便授意成立了這個“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在這種背景下成立的俄共自然具有反對民主派、卻不反對戈爾巴喬夫的特點。8.19政變時他們的態度曖昧,政變失敗時還發表過劃清界限並譴責政變的聲明。

  儘管在戈爾巴喬夫“建議”蘇共解散時葉利欽也在俄羅斯議會上通過了俄羅斯自己的“禁共令”,但俄共大佬們不同於政變失敗後一度被捕的蘇共“緊急狀態委員會”一幹人,他們都保持人身自由和言論自由,甚至很多人還保持著在人大和蘇維埃的發言權。但是,他們當時同樣沒有為捍衛蘇共(以及俄共)說一句話。

  比俄共更“左”的“斯大林主義者”,如安德烈耶娃以及後來組成“共產主義工人黨”的馬卡紹夫等人,早就認為戈爾巴喬夫領導的蘇共是“修正主義者”而拒絕合作。後來他們甚至以俄共為敵,認為俄共與葉利欽是一丘之貉。他們唯我獨左到如此地步,以至把大選中支持俄共的本黨成員都開除出黨。由於這個極左小黨孤芳自賞沒什麼群眾基礎,劇變後的俄羅斯民主派政府並不以之為對手,它在“禁共令”頒布不久的1991年11月正式掛牌,並沒有遇到什麼妨礙,一個多月後即獲准登記,成為劇變後“第一個獲得登記的共產主義政黨”,比俄共還早了一年多。所以毫不奇怪,這批“最正統最革命的列寧主義者”儘管最早出來罵戈爾巴喬夫,但是在蘇共被禁時他們也沒有為蘇共說話。馬卡紹夫等當時也是蘇聯人民代表,他同樣沒有挺身做“男兒”。

  所以數來數去,當時還真就只有“紅色的羅伊”麥德韋傑夫出來抗議“暫停蘇共活動”,或者按上面說的定義只有他是“男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