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鄢烈山:我記憶中的文化大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5-19 09:15:07  


圖注:1966年10月18日,毛澤東第五次接見紅衛兵。(圖片來自網絡。)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訊/1966年5月16日。那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俗稱“五一六通知”。通知宣布成立“文化革命小組”,號召向黨、政、軍、文各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猛烈開火。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等於擂起了文革的戰鼓,吹響了向“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進攻的的衝鋒號,一場全國性歷時10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正式揭幕了……資深評論人鄢烈山日前撰文“五一六,那年我看見”,內容如下:

  開筆就想,“五一六”,“五”字後要不要有個間隔符呢?結論是不要。如同五四、九一八這些重大歷史時刻,人們知道那說的是月日,月日之間不必加圓點。

  “五一六”,是指1966年5月16日。那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俗稱“五一六通知”。通知宣布成立“文化革命小組”,號召向黨、政、軍、文各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猛烈開火。文件的具體內容,當時並未向我們這些中學生傳達。

  又何須傳達呢?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文革的氛圍早已釀成。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等於擂起了文革的戰鼓,吹響了向“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進攻的的衝鋒號,一場全國性歷時10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正式揭幕了。

  我曾說,中國農村歷時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是一場巨大的社會實驗。這樣大規模的烏托邦實踐,在人類歷史上有重大的試錯意義,可以斷言這樣的集體生產勞動和生活方式,此前沒有,此後也不會再發生;不論歷史怎麼評價它,我們“有幸”參與其中,不能淡忘,而應該珍視這段寶貴的經歷。同理,10年文革,不論別人怎麼看待它,不論自己怎麼褒貶它,它都與我的今生今世血脈相連;作為這段特殊歷史的見證人,有義務紀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