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代中國如何建立思想共識

http://www.CRNTT.com   2013-05-30 11:18:29  


 
  為了矯正如此變味操作,建立共識其實大可不必先直奔主題,而是可以循序推理,從而達到人們思想的自覺自明。曾經聽到這樣一個故事,說是舊時有個軍閥見到一群士兵在打籃球,便不解地問道:“怎麼這麼多人爭搶一個球?給他們每人都發一個球不就行了?”可見軍閥對籃球所應遵守的遊戲設計與規則渾然無知。規則和標準很重要,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

  於是欲建立有效共識,首先應該有比較客觀公正、民心所向、大勢所趨的價值標準。如果連標準都難以確定,就會出現以偏概全、以小掩大、以公濟私,共識則必定難產。依照現代國家的有效實踐和成功經驗,一般多依靠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作為標準來建立觀念和思想共識,即憲法中所體現出的價值觀念,應該是代表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發展方向,也最具備政治文化的中庸、包容和整合性。很難想象除憲法外,還有什麼其它標準,能有效反映一個國家的全民共識和利益。

  建立共識過程中,現代的價值觀念如民主、自由、法制等是繞不過去的。當然這些觀念並非中國的土特產,簡單移植過來可能會產生水土不服。不過中國自近現代以來搞“拿來主義”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只不過是有的東西拿得快點,有的慢點,有的拿起來毫不猶豫,有的拿起來則忐忑不安。有人說中國不需要這些西方觀念,還是回到“文革”或現在朝鮮那樣的社會好。有如此主張的人當捫心自問,“文革”可能回不去了,但讓你到今日朝鮮去學習工作移民你去不去?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身體力行,那麼大嘴一張亂吹喇叭鼓噪又有什麼意思呢?

  再者,建立共識要敢於實踐實驗,因為實踐和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能因為我是官方,我所主張的就是當然的主流共識,這在實際中一定行不通,因為還缺乏實踐和實驗的有力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大成功經驗,就是敢於嘗試,敢於摸著石頭過河。一味照搬別人模式確實沒大出息,但哆哆嗦嗦地不敢開拓探索就更沒前途,最後一定是被先進的東西所強行淘汰取代,滿清王朝已有歷史先例。

  所以,欲建立中國發展的有效思想共識,就首先要明確客觀選擇標準和環境規則;而後必須心胸開放,不能閉門造車;還要敢於實踐實驗,做到以道理和事實服人。這樣產生的共識才真有力量。

  作者是在美國的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咨詢專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