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歷史反思:大多數紅衛兵為何不道歉

http://www.CRNTT.com   2013-06-22 10:42:11  


 
心結

  “在任何社會里,做這些事都是不對的。不對的事,就應該道歉”

  在同班同學李剛看來,劉伯勤“有拗勁,愛較真,辯論時非要分出個一二三”。劉伯勤將自己“文革”中做的事稱為“屬於小惡”。

  劉伯勤產生登廣告道歉的想法有四五年了。幾年前他就想,當年傷害過的有些人去世了,登廣告可以給人家後人有個交代,通過這種辦法把該做的做了。但當時他有顧慮,因為和他一塊做那些事的還有其他人。“我道歉了,他沒有道歉,他怎麼想?我又不能替他道歉。客觀上不能給別人形成壓力”。“現在和我一起幹這事的人不在了。”

  早在20年前,劉伯勤的班級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同學聚會,但劉伯勤一共只去了兩次。同學曹廣濱說,“他不好意思去,當年的事情到現在一直是他的思想壓力。”同樣不願意參加聚會的還有被抄家的張念泉。同學鮑德昌曾勸張念泉,“別計較過去的事情了。都什麼年代了,還記得這些事情呢?”張念泉當時回答,“不想見面,也不願傷和氣。”

  5年前,劉伯勤找到了張念泉,把他請出來一塊吃了個飯,坐了兩三個小時。但這次見面,兩個人談“文革”的時間並不多。劉伯勤當面給張念泉道歉。張念泉說:“我們那時候年齡小,是孩子。那時候大環境不都這樣嗎?”“包括老師、其他人,所有我道過歉的人都這麼講。但這是人家的寬宏大量。”劉伯勤說。

  今年農歷正月初三,在濟南東二環的一個酒店,有十幾個老同學參加了同學聚會。劉伯勤少有地參加了。

  一見當年的“黑五類”同學鮑德昌,劉伯勤就說,“我見了你不好意思。”

  鮑德昌說,“這麼多年了第一次見,有什麼不好意思!你這麼些年不來,咱們的人見一次少一次了。”

  劉伯勤隨後的話讓鮑德昌震驚。他說,“說句良心話,我覺得咱們班的張念泉、韓桂英等,我對不起他們。我真想見見他們,給他們道歉。”

  聽到劉伯勤的話,鮑德昌覺得自己眼眶濕潤了。他說,“伯勤,你怎麼這麼說呢?咱們能活著見了就很好了。當時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就是惡作劇,正好趕上這麼個風潮。”在場的人也都勸劉伯勤,“伯勤你別這樣,這麼多年的事了,誰把它當回事呢?”

  “但這不等於每個人心里覺得‘文革’這個事就可以一筆勾銷。”劉伯勤後來說。

  “這個同學有這種思維和意識,他還記得這個事,想給人道歉,我覺得很感動,心里很熱火,是一種安慰,像找了平衡似的。”鮑德昌告訴南都記者。

  隨著這次聚會道歉而來的就是劉伯勤的道歉廣告。劉伯勤評價這次廣告道歉,“不光是‘文革’,在任何社會里,做這些事都是不對的。不對的事,就應該道歉。通過這次道歉,我覺得心結算是基本解開了。這個解開,不是說人家原諒我了。是我應該給你說,但沒有機會給你說的,現在我說了,讓你看到了。從這個角度上說解開了。”

  道歉廣告上提到的人,只有張念泉還在世,但劉伯勤目前無法聯繫到他。其他人則沒有機會當面道歉了。

  今年4月13日,劉伯勤偶然登錄一家媒體網站,看到有“讀者留言”欄目,就詢問做不做道歉廣告業務。後來幾經溝通,最後在這家媒體登載了那則道歉廣告。在這家媒體網站“讀者留言”欄目,劉伯勤留言稱,“本人‘文革’時年幼無知,受人蠱惑,傷害了一些人,這些年來已當面向其中部分當事人道了歉,也獲得他們諒解。但還有一些先生因年久無法聯繫(有些甚至已經過世),願意在貴刊登廣告向他們及其家屬道歉,以贖前愆,不知貴刊能否成全?”

  他用的網名叫“心病”。

參考資料:

  《濟南市志》(中華書局1997年版)

  《山東省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山東通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

  山東省省情資料庫

  “通過這次道歉,我覺得心結算是基本解開了。這個解開,不是說人家原諒我了。是我應該給你說,但沒有機會給你說的,現在我說了,讓你看到了。從這個角度上說解開了。”——— 劉伯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