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進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次大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3-06-29 10:37:48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中國經濟之所以遲遲未能實現戰略轉型,既因為受制於原有增長模式的極強慣性效應,也因為改革由整體推進向深層次攻堅過程中遭遇了巨大阻力。在業已有了清晰轉型路線圖的今天,各級各地政府和國有經濟部門亟須深刻理解新一屆領導集體經濟改革新思路的內涵,並以高度的執行力,確保中國經濟全面轉型。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表示,曾經在中國經濟增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依然不可或缺的國有經濟部門,似乎低估了新一屆政府打造並推行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決心,儘管這些市場主體依然擁有很強的影響力。近日,圍繞銀行業所謂的“鬧錢荒”引致的某些市場主體集體施壓央行,乃至製造銀行股的恐慌性拋售試圖倒逼決策層讓步,折射出今日中國經濟核心層面利益切割的殘酷性與既得利益者維護自身利益的“堅定性”。

  而央行此次打破慣性,讓市場在慣常思維下的期望落空,不僅向市場釋放了不為某些市場主體俘獲的強烈信號,亦凸顯最高決策層徹底清理阻礙中國經濟轉型沉屙的決心。雖然前天央行向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注入了流動性,但根本方向不變。這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也是一個具有指標意義的事件。從某種意義上說,也體現了李克強總理開始拿起冰冷手術刀切除經濟痼疾的個性化施政風格。

  文章稱,梳理李克強總理上任百日以來治理國家經濟的思路,其拿捏問題的專業性、推進改革的堅定性、綱舉目張的大思維性,已得到了初步體現。作為受過專業的經濟學訓練且有著完整工作歷練的新一代總理,李克強深諳破除約束條件的重要性與複雜性。因為經濟學研究最強調的就是約束條件。在增量改革已難以繼續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之後,他提出要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通過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出制度紅利。而他提出的自我斷臂式改革的“壯士斷腕”,本質上是政府對自身的換血式改革。在此施政框架下,打造“廉價政府”,看好錢袋子,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簡化程序,限時辦結等等,儘管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新意,卻是以往執行過程中最難以做到的,也是他要求其領導下的政府必須做到的。至於迫在眉睫的經濟發展與改革思路,李克強提出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相關路徑,並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金融業、關乎中國核心利益的貿易價值鏈、三農問題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展現出異常冷靜的執政思路與相應的專業性。相信隨著其執政思路的陸續展開與不斷完善,致力於中國經濟轉型與升級的整套理念將會有更豐富的內涵與思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