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馬句:回憶彭真與梁思成的交往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10:58:29  


 
  1949年8月葉劍英調走南下,聶榮臻接任市長兼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聶榮臻任主任後,增加了兩個副主任,一位是副市長張友漁、一位是梁思成。在這次成立會議上,梁思成說:我建議請一個人幫助我工作,請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占祥來北京做規劃工作。彭真和聶榮臻都同意了。當時我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是這次會議的工作人員,散會的時候,我聽到彭真對梁思成說:你是建築專家,要為北京市的建設多出力。陳占祥調到北京後任都市計劃委員會規劃處處長。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通過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當天下午6時,毛澤東和出席會議的各單位首席代表一起到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紀念碑奠基典禮,梁思成也參加了。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隨即向全國各建築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建築系發出征選紀念碑規劃設計的通知。截至1952年定案時共收到240多件設計方案。海外華僑也積極獻計獻策,陳嘉庚組織華僑繪制了設計圖紙,並製作了水泥柱頭模型寄到北京。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主任是彭真,副主任是梁思成、鄭振鐸,秘書長是薛子正。委員會下設工程處,分為設計、施工、采石、美術工作等7個組。此外,專設了一個委員會,在範文瀾領導下,研究浮雕畫片所需的史料題材。紀念碑於1952年8月1日動工修建,1958年5月1日落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耗時最長的大型藝術建築,凝聚了鄭振鐸、吳作人、梁思成、劉開渠等一大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建築家、藝術家的智慧,獲得全國人民的好評。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工作是在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和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的,梁思成作為這兩個委員會的副主任,在設計和施工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他建議紀念碑採用民族形式,彭真支持,黨中央、毛主席批准了他的建議。他和彭真緊密合作,兩人關系非常好。梁思成有一股書生氣,在建築形式上,堅持己見。彭真很尊重他,稱贊他是一位心直口快的人,心里怎麼想就怎麼說。他曾說過,梁思成越和我吵,我就越喜歡他。在建築形式上有爭論,可以減少實際工作中的失誤。

蘇聯專家對北京的實地考察與評價

  1949年6月,劉少奇訪問蘇聯,向斯大林建議請蘇聯派一個市政專家代表團來中國幫助市政建設。蘇聯專家來得很快,9月16日,以莫斯科市蘇維埃副主席阿布拉莫夫為團長的市政專家代表團一共17人來到北京,其中有建築、水利、下水道、道路方面的專家。當時邀請他們來中國工作半年,3個月在北京,3個月在上海。1950年1月專家代表團去上海。中央指定彭真負責代表團在北京的接待,彭真很重視,專家到達北京時他親自去火車站迎接。

  專家團的接待和安排工作由市政府負責,具體工作由薛子正和曹言行承擔。彭真很關心專家團在北京的工作,市政府每天都將專家代表團日程表送給彭真一份。彭真不參加他們的會議,指定張文鬆派市委研究室的同志跟隨專家活動,要求研究室每天寫一份書面報告交給他。

  張文鬆讓我們研究室的幾位同志分別陪同蘇聯專家活動,我參加的活動比較多。蘇聯專家代表團很重視調查研究、實地考察,他們在北京工作的三個月中,首先是團長親自帶隊,在內城、外城、郊區特別是在故宮、什刹海、香山、西山、頤和園看了整整一個星期。然後由各領域專家分頭詳細考察建築、河湖水系、下水道和道路。11月,各領域專家分頭起草書面建議,並將全部書面材料都交給市委。1950年,張文鬆請我編過一本蘇聯專家書面建議的書。

  我參加了蘇聯專家的幾次主要的座談會。蘇聯專家在對北京城市建設作過詳細的調研後,認為北京的城市設計和建設非常科學,稱贊它是一座規模宏大、莊嚴美麗、卓越的世界上少有的歷史名城。北京的城市建設是按規劃進行的,從故宮、皇城、內城、外城逐步向四周展開。他們認為難得的是古代建城的時候,北京先修河湖水系和下水道,故宮和天安門流出的水非常通暢,這很了不起。他們讓我們把北京城市建設規劃的圖紙、各個主要建築的圖紙找出來給他們看。市政府當時接待他們的人說,建元大都時沒有圖紙。蘇聯專家不信,覺得真不可思議。他們提出問題:元大都是誰建的?市政府接待的同志來北京才半年多,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蘇聯專家很生氣,說這麼美麗的城市,誰是主要的設計人員、主要的建築家,你們怎麼不知道呢?請你們去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