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馬句:回憶彭真與梁思成的交往

http://www.CRNTT.com   2014-10-12 10:58:29  


 
  對於城牆,梁思成主張全部保留,它是國寶,不能破壞。梁思成建議在城牆上建花園,人們可以在城牆上游玩,觀看北京四周美麗的風景。他還建議在城牆上修環城火車。彭真很重視,專門向鐵路專家徵求意見。專家回答說:北京城牆是用挖護城河的土石壘起來的,土質很鬆散,建不了鐵路。

  1954年,黨中央、毛澤東決定拆除北京的城牆,彭真向市委傳達。彭真對此非常慎重,經過討論,市委認為這一工程太大,在不影響首都建設的前提下,不急於辦這事。1958年1月,中央在南寧開會,毛澤東對彭真說:開封城牆拆了很好,你們北京什麼時候拆?彭真說:我回去同市委同志合計合計。彭真回來後,找專人測算,拆城牆的土方量太大,這事就往後拖了。1963年,中央在北戴河召開工作會議,當年河北發生特大洪災,人員死傷很多,經濟損失很嚴重。河北省領導匯報時說,有的縣城城牆沒有拆,把城門一堵,洪水就沒有淹進縣城。毛澤東插話說:看來城牆不僅在戰爭中起到防禦作用,還有防洪的作用。城牆沒有拆的,以後也可以不拆。這是市委第二書記劉仁回來傳達會議精神時講的。毛澤東對城牆的態度,中間有些變化。1965年,由於戰備需要修建地鐵,為了少拆民房,北京市政府決定拆城牆。地鐵一期工程拆了內城城牆的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間,地鐵二期工程施工,內城城牆基本被拆除。改革開放後,在修建二環路時,除保留正陽門、前門箭樓、德勝門箭樓和東便門角樓等幾座城門樓外,城牆被全部拆除。古城風貌減色不少,許多人表示惋惜。拆除城牆對古城北京來說是一大損失,這個教訓值得我們汲取。

批“大屋頂”時愛護梁思成

  北京大規模建設是從1953年開始的。之前因為抗美援朝,不批准建設新樓。根據周恩來指示,軍委建房從公主墳往西建。軍委在複興大街建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總後勤部、後勤學院、政治學院、301醫院等。高崗調到中央任國家計委主任後,把四部一會(即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重工業部、財政部和國家計劃委員會)建在三里河,物資部、地質部、建設部沿著三里河地區向北邊建,形成了三里河地區、百萬莊地區,一直蓋到了西苑飯店、天文館。這條路的東邊,月壇、阜成門外、禮士路、車公莊、西直門外都蓋滿了房屋。只用了幾年,複興門、阜成門、西直門外一大塊地都建滿了房屋。梁思成、陳占祥指定的新北京地區的土地都用光了。

  在1953年和1954兩年,北京建了1000萬平方米的房屋,工程量很大,北京市的建築設計、施工力量遠遠不夠。建房單位就從上海等地調來了很多建築隊伍。由於工人工資不統一,差距大,住地擁擠,夥食供應差,建築工人鬧過事,有一段時間情況很亂。剛開始建樓群,許多建築單位一哄而上,沒有經驗,不懂行,也缺乏監管,再加上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經驗不足,導致建築成本高、質量差、浪費很大。1955年毛澤東批評北京建築業浪費大,要開展增產節約。

  當時梁思成是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分工管建築形式,他讓一些大的建築單位蓋民族形式的大屋頂,增加了成本。1955年1月19日,北京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黨委向市委提交了《關於西郊蘇聯專家招待所設計浪費情況的報告》(招待所即現在的友誼賓館),指出該招待所建築設計的浪費表現在蓋大屋頂,過分講究奢華的裝飾,忽視實用、經濟與堅固的原則,有人在建築方面提倡“民族形式”的口號下搞複古主義。

  彭真叫趙鵬飛組織了一支由建築設計和施工工程師組成的30人的調查隊伍,實地考察建有大屋頂的樓房,指定秘書項淳一和我參加並做記錄。這支隊伍在趙鵬飛的領導下參觀了三個地方:三里河、景山後街、蘇聯專家招待所。三里河四部一會的大樓正在蓋大屋頂,已經蓋了幾個,我們在近處根本看不到大屋頂,要後退兩三百米才能看見,但看不清楚,只能看見灰灰的屋頂。景山後街帶有大屋頂的樓是軍委政治部團級幹部宿舍,由於樓很高,在樓下和附近看不見屋頂。蘇聯專家招待所周邊開闊,我們遠遠地就看見了樓上的大屋頂,到了樓下抬頭也能看見大屋頂,看的人都說這里蓋的大屋頂美觀。

  參觀回來後,趙鵬飛向彭真匯報:參觀的人都說在近處看不見三里河和景山後街的大屋頂,退幾百米才能看到大屋頂的頂部,這兩個地方的樓不應該蓋大屋頂。蘇聯專家招待所的大屋頂能看見,看著還不錯。彭真問:你要說真話,蘇聯專家招待所的大屋頂是美觀還是不美觀?趙鵬飛說,參觀的30多人都說好看、美觀。彭真聽後,笑了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