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讀經,等待下一個十年

http://www.CRNTT.com   2014-11-24 12:54:22  


 
梧桐山下

  2012年,趙凱告別了他在四川瀘州的公務員生涯,來到了深圳梧桐山下的坑背村,成為鹿鳴學堂的一名老師。在此之前,趙凱在瀘州農村摸索著搞了三年讀經教育,當時他是一位掛職的村支書。

  趙凱說,是王財貴2001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場演講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這場演講在互聯網上流傳甚廣,起初並沒有確定的題目,後有好事者起了個標題,叫“一場演講,百年震撼”。

  趙凱在2009年把這場演講的視頻看了許多遍,被王財貴折服,王財貴在視頻裡提出了一個讀經教學的“六字真言”,叫“小朋友,跟我念”。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的過程中,趙凱將這六個字重複了四五次。

  “背誦,是我們教給學生最重要的‘功夫’,”趙凱說,學生必須將《四書》、《五經》從頭到尾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只有把基本功做好了,才能成為做大學問的人,讓學問與生命打通。

  鹿鳴學堂的這個做法源自於王財貴主張的“三百讀經教學法”,即:每天進度平均約“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念“一百遍”,每天讓每一個讀經的孩子都得“一百分”。

  鹿鳴學堂對學生的要求是,在15歲以前背下《四書》、《五經》全文,總背誦字數在20萬字以上,學堂會對學生的整個背誦過程進行錄像。

  如此,則要求學生每天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誦讀當中。

  如今,鹿鳴學堂的住宿學生已經在70人左右,趙凱對這一數字感到滿意,“我們基本上不對外宣傳,主要通過家長的口碑傳播,能得到這麼多家長的認可,很不容易。”

  “家長把孩子送到這裡來跟我們讀經,必然是認同我們教育方式的,不然我們也無法教下去。”趙凱說,“我們把孩子分為兩個層次,6-8歲屬於小孩子,而8歲以上則屬於大孩子,小孩子一周能夠回家一次,而大孩子則一個月回家一次。”

  與正常的學校相比,鹿鳴學堂的做法未免不近人情,但趙凱卻有他不同的理解:“現在孩子家裡有太多的干擾了,選擇太多,電視、網絡、零食,每一樣都會非常影響孩子的心智,而家長們本身又並不太懂得怎樣正確地陪伴孩子,所以只能要求他們盡量少回家。”

  據不完全統計,在深圳梧桐山下,至少存在30家與鹿鳴學堂類似的“讀經私塾”,並且很大部分屬於全日制,徹底與體制內教育斬斷了聯繫。而這些私塾絕大多數屬於王財貴讀經運動的產物,不少私塾主事者甚至向王財貴執弟子禮。自2007年開始,梧桐山也是王財貴的必來之地,每年他都會在寒暑假期間在梧桐山開講座、為各私塾指導讀經、與家長交流。

  據梧桐山私塾聯合會發起人張中和撰寫的《有關梧桐讀經山之緣起》所記,服膺王財貴、南懷瑾的學說是這些私塾創辦人最大的共同之處。

  而這些讀經運動的參與者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公務員、IT工程師、餐館老板、報社編輯、健身教練等,但絕少有來自高等院校、接受過嚴格文史哲學術訓練的學者。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在這裡學到的只是基礎性的背誦,學成之後,他們當然可以去尋訪名師,進一步地理解經書的含義,而如果他在別的方面有天賦,其實在15歲左右的年齡,數理化的東西很容易就能學起來的。”趙凱解釋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