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復甦

http://www.CRNTT.com   2009-03-16 09:34:07  


 
  第三是流氓傳統對核心價值的瓦解。流氓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特色,這個流氓不是我們講的那個司法定義的流氓,我講的流氓是中性的,是人在身份喪失之後的那種狀態。如今機場書店裡賣的那些暢銷書,大多是教你如何厚黑地生活,教你怎麼利用陰謀和權術去戰勝對方,這些都是流氓主義的教科書。這種強大的流氓意識形態,支配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第四是形象思維對科學理性的拒斥。形象思維很重要,但它和科學理性不能對立起來,但是中國人是把它們對立起來了,由於這種排斥,長期以來我們的科學思維和理性精神得不到發育,始終處於低幼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本土受教育的學者無法拿到諾貝爾科技獎的原因。而社會理性的發育不良,也導致公共平台傾斜,無法建立良性循環的對話形態。 

漢文化傳統的三次顛覆和復甦 

  我們講的中國文化,通常是狹義地指稱漢文化。漢文化傳統的第一次顛覆,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當然,這一次實際上比較有限,它的毀壞性被歷史學家誇大了,當時其實也就坑了460多個儒生而已。而且所謂儒生主要是術士,煉長生不老丹藥和春藥的,跟儒家沒什麼關係。始皇帝自幼身體有殘障,尤其渴望永生,但仙丹吃了沒用,一怒之下,就把他們全活埋了。秦始皇沒有燒科技書,燒的主要是文藝和歷史書,自然也包括當時盛行的創世紀神話。所以漢朝出現了《山海經》,大家都很震驚,其實它不過就是拼凑起來的環球地理與民族神話的碎片而已。漢是個偉大的時代,做了大量的文獻收集、整理和闡釋工作,先秦文明開始逐漸復甦。 

  第二次是元代的異族大圍剿和明代的文化復甦。宋代之後,中國文化已經達到了高潮,尤其是器物文明,而且全球貿易也非常發達。但到了元代,儘管版圖和貿易還在不斷擴張,但是漢文化卻嚴重凋敝,僅以文學為例,它只能以大眾文學的樣式,苟活在酒肆和戲欄裡,就像我們今天的歌廳。明代知識分子在宋明理學的支持下,跟嚴厲的專制政府展開了艱苦的抗爭,同時也學會了隱忍和退讓,一直退隱到江南去建立家園,從而發展出詩意的江南園林,這對中國文化的復甦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江南園林是包羅萬象的活生生的文化堡壘,從器物、日常生活方式和藝術形態,全面復甦和推進了中國文化體系。 

  第三次是20世紀以來的文化大圍剿和當下文化復甦運動。這場文化圍剿以“文革”為高潮。“文革”中被毀棄的器物之多,秦始皇跟它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圓明園是被西方入侵者焚毀的,但“文革”究竟燒了多少個圓明園呢?我們每個中國人家裡,都有一座小小的圓明園,都在那時被付之一炬了。還有,人的愛、尊嚴、自由、教養、藝術、語言方式,所有這些東西都蕩然無存,這是精神的圓明園啊。人和人之間,只剩下嚴酷的鬥爭關係。我記得,那時我們和親戚朋友都不敢來往,整天躲在家裡,拉著窗簾,因為每天都可能被抄家和揪鬥。那種如履薄冰的恐懼感,是你們今天所無法想象的。就在“文革”結束的那一刻,我們突然發現,我們面對的,是一座歷史上龐大的絕無僅有的廢墟,這才重新開始艱苦地修復。但這場修復運動,又伴隨著新的毀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