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復甦

http://www.CRNTT.com   2009-03-16 09:34:07  


 
  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我們在恢復高考制度,重新印刷出版在“文革”中被焚毀的圖書,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總是以現代化和消費主義的名義,摧毀著舊建築和傳統道德,摧毀器物文明和倫理文明。 

  這種摧毀首先體現在個人自由和獨立人格的缺失上。應試教育在其間起了強大的推波助瀾作用。所謂應試教育制度,就是所有的教育,都以考試為最高目標。當然考試的確非常重要,但它只是用來衡量教育質量的一種手段而已。現在這個被顛倒了,教育手段成了目標,而教育目標則異化成了手段。這種本末倒置成了當下教育體制的最大弊端。學生只要記住老師設定的標準答案就够了,而調查、研究、思辨、反思、質疑、批判,全部都被省略了,而這些恰恰就是人本主義精神中最重要的東西。片面、簡單、被動的接受,大面積地塑造著奴性和功利主義,迫使學生逐步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是公平與民主,因為權力壟斷和資源壟斷,這些東西也都喪失了。再次是社會正義,對嚴重的社會不公現象,大家的反應越來越冷漠。到了裝聾作啞的程度。最後是漠視公共道德,把損害他人利益作為尋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 

  這些普遍價值的危機,還導致了另一個結果———源於儒釋道的三大本土核心價值遭到毀棄。儒家精神強調人的教養和禮儀,“禮”是儒家和“仁”並列的概念,而我們卻越是粗鄙、越是無禮越好。這種粗鄙美學上升為我們的國家美學。與自然的和諧是道家的基本價值觀,而我們一直把破壞生態讚美成“人定勝天”,直到今天還有所謂的“科學院院士”在胡謅這種反科學理論。整個華夏民族都置身於破壞生態的嚴重後果中。以善為本,這是佛家的精神,結果卻變成以階級鬥爭為美,與人鬥其樂無窮。於是,人們不僅摧毀了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摧毀了民族自身的核心價值。
 
中國文化的若干危機 

  鑒於這樣的背景,我們不得不面對中國文化的多重危機。 

  第一是身體文化的過度膨脹。身體和靈魂的解放是應該對應的。過去對身體太壓抑,後來卻走向反面,變成放縱過度和娛樂過度,而心靈和精神領域卻在急劇萎縮。 

  第二是道德體系的崩潰,典型的例子就是全民造假,從食品到藝術都在造假。其中假唱是最典型的藝術造假,卻能在中國橫行20多年,也算是一種文化奇跡吧。 

  第三是審美感知體系的退化。現在交響樂早沒人聽了,要聽的都是流行歌曲,加上MP3的這種扁平的二維聲音,取代了渾厚的多層次的聲音織體,由此導致藝術知覺的退化。這是藝術感知力全面下降的象徵。文學也是如此,對於作品的好壞失去了判斷的尺度,所以讀者很容易被忽悠,幾個媒體一頓猛炒,就能把一堆垃圾炒成傑作。各種電影大片雲集,但沒有提供必要的文化享受。恰恰相反,每一次都成為一場視覺災難。這兩年稍微好一些,大片有所進步,前兩年我們看《英雄》、《十面埋伏》,都是受罪的感覺,到了看《無極》的時候,差不多就該陷入昏迷了。新拍的《梅蘭芳》繼續在胡編個人史,掩飾歷史真相。但奇怪的是,這些大片居然還能製造出票房奇跡。要不是文化出了問題,又怎麼解釋這種荒謬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