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經濟下行成長期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0-07-18 07:11:32  


 
  保增長仍是政策首選 

  問:收入分配方面的促進消費——提高薪資——增加企業成本——一系列稅制改革,這其中關係應如何處理?
 
  王建:這其中關係現在是不好處理了。工資上漲會提升物價,會導致下半年通脹加重,這個問題現在也只好是忍受了。因為保增長仍被放在第一位,所以不可能再去碰通脹。 

  有些人認為下半年通脹可能並不嚴重,因為國際上大宗產品價格有回落,而我們的生產資料價格指數PMI也在回落。但如果我們要調分配結構,必然推動工資上漲,那將和物價之間形成一個互相追趕的趨勢。 

  而在秋糧上市以後,一定會有更嚴重的糧價上漲推動的CPI上漲過程。因為今年天氣熱得比較晚,季節比往年向後推延了大約一周時間,所以看得出秋糧一定減產,玉米、晚稻等價格肯定都會上漲,小麥雖然豐收但價格已比去年上漲了大約10%。整個價格形勢在下半年不樂觀。 

  但在這樣的形勢面前,保增長仍然是政策首選。 

  問:資源、能源價格改革面對通脹壓力如何進行? 

  王建:有些改革,如果通脹形勢嚴峻,那就不改革了,那就往後推遲吧。
 
  問::經濟結構若有大的調整,會否導致企業重組併購高峰到來? 

  王建:我曾一再講,關於結構調整,只有圍繞城市化才能有效。其他是沒有效的。如果沒有需求,重組什麼?重組之後仍然是沒有需求。所謂重組,是指在有限的需求增長條件下,有些企業成長了,但有不少企業要倒下去。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我們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好多企業倒閉,工人失業。這種重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現在所謂保增長,實際就是保民生。所以,現在輕易就說結構調整,政府領導一聽就害怕了。一定要在增長的過程當中,結構自然地發生變化。這是最理想的。如果是需求停頓,逼迫很多企業要倒閉,這種結構重組,政府怎麼還能推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