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放鬆貨幣政策難解“錢荒”

http://www.CRNTT.com   2011-06-10 08:20:12  


 
  要形成開放和市場化融資體系

  文章指出,用比較的眼光,從全球主要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歷程來看,作為受抑制的金融系統的伴生產品,“錢荒”無一例外地成為經濟轉型的絆腳石。對於在位利益集團而言,扼殺潛在競爭的最有效辦法是計劃經濟、行政指令和配額供給。而充分的競爭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經濟保持活力的關鍵,從這個角度看,在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力呈現潮漲潮落的同時,美國經濟之所以始終維持旺盛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與其較高的金融發展程度密不可分。美國成立小企業管理局,並於1977年開始進行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實驗的SBIR,對小企業投資創新研究計劃進行各項資助;1982年又通過了《小企業創新發展法》,明確規定每年研究與發展經費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聯邦機構必須撥出其R&D經費的1.25%,用於支持小企業技術創新和開發活動,對廣大企業進行金融支持。

  “錢荒”是長期制度性障礙形成的問題,在沒有提高金融發展水平的情形下,再度放鬆貨幣政策只能使“錢荒”困境不斷螺旋式上升。要提升金融發展水平,一是放鬆管制,鼓勵銀行業務創新,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擺脫對於典當鋪式信貸行為的依賴。二是規範而不是取締民間金融,有效拓寬社會融資渠道。三是降低金融行業的進入門檻,發展互助金融、行業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務機構,促進金融機構的良性競爭。四是積極運用財稅手段,切實減輕中小企業部門的稅收負擔。五是加強對行政權力的限制,提升投資者保護力度。多管齊下,形成一個開放的、競爭性的、市場化的融資體系,降低融資在所有制、規模等諸方面的差別和歧視程度,用金融發展來促進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提升整體經濟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