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20年後看東歐轉軌

http://www.CRNTT.com   2010-04-21 08:38:11  


 
  福利政策。在國內就聽他們東歐說,現在的街頭抗議又回來了,90年代我在那里時,街頭抗議很多,然後就沒有了,現在為什麼街頭抗議又回來了。這次去波蘭也解惑了,現在選舉都打社會福利牌,農業補貼、地區民衆補貼,大量從歐盟拿錢,左中右在經競選中,都是打福利牌,基本上形成的狀態,投資來自於歐盟,出口也是面向歐盟,預算立法方面都達到歐盟的標准,基本上形成了政治靠美國、經濟學歐洲,安全依賴北約。

  他們目前生活水平比1990年提高了50%—70%,已經達到老歐洲平均水平的60%,過去是無自由而有保障的計劃形勢下的福利,比中國的福利意志要高。比如波蘭,波蘭沒有搞集體化,但因為農業人口比重不是很大,農民本來就有獨立農場,作為執政的統一工人黨和教會都相盡職能,大家都在討好農民。70年代初,農民就拿退休保險、醫療保險,但是這是國家能給你就給你,所以叫無自由有保障;現在不一樣,現在是選舉上來,老百姓要的,現在是自由也要,保障也要。社會主義狀態下的福利,是以自由交換安全的“被動福利”,什麼叫“被動福利”,人與生俱來有三種要求,一是自由、一是福利、一是安全,有些人願意拿自己的自由來換安全,所以我把我的自由交給你,但你也要保護我。現在不一樣了,現在追求福利最大化,他們要求跟老歐洲的標准一樣,在老百姓看來醫療、免費教育、養老這是政府應盡的職責,公共服務必須經過老百姓同意。因為我們交了稅,就應該給我們提供,所以哪個政策福利搞得好,支持率就高,但是有一個問題,這些國家財政都比較困難,波蘭總統的座機,為什麼1974年服役的,26年以後還在用?一個就是他們的財政主要用於公共事業,另一個是受到監督,不能隨便用納稅人的錢,還有一點,這些國家普遍民富國窮,想納更多的稅,老百姓不同意,稅收不能過高。波蘭和中國不一樣,我們現在幾樁大事情,國家花錢像流水一樣,但是這些國家,真的是拿不出很多錢,很多人到我們這裡,就說“哎呀,中國真有錢”。各個政府都感到力不從心,因為在競選條件下需要討好民衆,許諾加大福利補貼,這是競選的一個法寶,所以在競選前必定有遊行示威。所以現在有人說,遊行示威又回來了,但是和過去不同,現在的遊行示威都是在競選前,而且主要是福利訴求,不是政治訴求,因為政治上的平台已經建立,這種福利訴求給到手的東西是不能再吐出去的。比如匈牙利曾經取消了給出的福利,那麼社民黨的威望立刻就降低了。現在基民盟要選舉,答應加大福利,因為減少福利是要得罪人的。這就是現在有很多街頭運動,他們認為拿准了政府和政黨,這個時候,遊行提出來的要求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

新歐洲國家的“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是從舊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軌中,從“強人政治”向“常人政治”轉軌中出現的,尤其是在過程當中,國家的控制能力減弱,轉軌的方式不公正,是自上而下的,一部分人承擔代價,一部分享受成果,從而導致貧富分化、腐敗盛行、失業率上升、痛苦期延長,人們就會覺得不安全,精英主義出了問題,於是向後看,把外部世界妖魔化,逃避自由,呼喚鐵腕,這個時候民粹主義就會出現。東歐國家根據轉軌的好壞,可以看出民粹主義情緒的強弱,一般來說,民粹主義崛起會打亂左右翼的分野,排外,沒有保守,也沒有激進,推崇整體主義,導致年輕人尚武,反對普世價值。俄羅斯民粹主義比東歐國家強,一個典型的表現,普京動不動秀肌肉,開開飛機、騎騎馬,俄語當中有新的詞匯經常都是黑話,我們原來老認為黑話一般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是普京為了討好一些年輕的選民,他老用,現在反而成了高雅的詞匯,正式場合當中,經常會有人用,這是民粹主義在語言上的一種反映。民粹主義基本上是對現實不滿,又苦於傳統理想破滅後一種浮躁、盲目情緒的宣洩,一般有一些特征,對危機的強烈反應,傾向於向後看,敵視代議制民主;把他們所偏愛的群體理想化並以此作為辨識自身的依據;作為一種思想意識缺乏核心價值,又可稱之為“空心化”;伊塞亞•伯林所說,民粹主義具有“灰姑娘”情結,它要在“衆多的腳中尋找水晶鞋的真正主人——灰姑娘”,“易變性”是它的代名詞。

  總體來說,這些國家的民粹主義思潮比俄羅斯和巴爾幹國家要弱得多,但是仍然有,尤其我們去的時候,入盟以後,社會共識降低,民粹主義出現,甚至出現擴大的趨勢。他們基本上都是以弱勢群體代言人的面目出現,反對權貴,反對經營,就像保羅塔格特所說:“民粹主義是一張晴雨表,透過它,我們可以診斷代議制實行的好壞”,從這些國家民粹主義情緒中,我們就可以判斷經濟轉軌的結果。

  這些國家因為比較規範一些,所以沒有出現倒算的情緒,也少有“仇富仇官”排外向後看的社會浪潮,不滿情緒通過公民社會,通過政黨的選舉法律程序釋放,所以並不太明顯,老人當中有懷念過去,主要是懷念自己的青春理想和社會福利,並不是對體制的懷念,但你並不能說民粹主義滋生的土壤就不存在。
 
  至於俄羅斯,俄羅斯現在有“斯大林熱”,現在普京政府也有意識地把斯大林的東西取其精華,使人們覺得那個時候其實也蠻好的,而且那是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莫斯科司機開車跟我們說,現在美國動不動就對我們指手劃腳,如果是在蘇聯時期美國人敢嗎?我就說,中國寫了一本《中國不高興》。他說,俄羅斯滿大街都是不高興(現場笑),本來是兩個超級大國,現在落為二等國,動不動伸出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你說我們能高興嗎?沒有同樣名字的書,但是我們滿大街不高興。

  由於東歐國家的政治穩定是入盟的首要條件,完成入盟夙願以後,這個壓力就消失了,橫向的比較尺度發生變化,而且和老歐洲比較心裡有一個落差,還受到德國納粹的比較,所以也有民粹主義的出現。

  2009年匈牙利就有2500名光頭黨上街,保加利亞“爭取歐洲發展公民黨”異軍突起,在2009年7月大選中獲得39.7%的選票和116個席位,成為第一大黨,這個政黨就帶有明顯的民粹主義色彩。其“公民黨”象徵性的人物、現任總理的是被稱為“保加利亞的普京”的鮑裡索夫,他曾是保共領導人日夫科夫的貼身警衛,後來給國王西內昂二世當過保鏢,又是強力部門內務部的秘書長,而且也像普京一樣是一個喜歡“秀”肌肉和擺弄武器的猛男,年輕人非常追捧他,要強化權威掌控、建立鋼性政府、懲治腐敗。巴爾幹地區轉軌跟東歐不太一樣。

  我的時間已經到了,內容很多,我就不講了,現在留給大家互動。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