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銀行業發展莫錯過政策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4-11-21 09:50:18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訊/中國銀行業雖已基本告別盈利高增長時代,但伴隨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信貸結構調整的深入、資產質量管理的強化,以及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改革措施的有序實施,銀行業仍存在大量化挑戰為機遇、化潛在優勢為發展紅利的戰略選擇。

  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國建設銀行羅惠良文章分析,首先,重大政策紅利。新一屆決策層提出的“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獲批在即,作為國家最重要的中長期戰略,“一帶一路”的落地實施必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歷史性影響,成為未來十年最為重大的政策紅利。巨量基礎設施建設及資源能源開發利用、全方位貿易服務往來、中資企業“走出去”,都蘊含著多產業鏈、多行業的巨大業務發展潛力。經初步測算,未來5-6年僅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就高達8萬億美元,需要專業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這就為中國銀行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目前,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的區域擴張已經步入國內與國際並重的發展階段,且國際擴張漸居相對主導,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率先構建了橫跨全球的業務版圖,勢必會廣泛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驅動下的金融業大發展。

  其次,區域發展紅利。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均大幅提升,但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廣泛存在,客觀上形成了後發地區趕上先發地區、低收入地區趕上高收入地區的內在衝動和要求。同時,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發展中後期和城市化發展加速期,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既是市場需求增長的重要來源,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中國是一個人口超級大國,城市化加速發展還將帶來人口及其需求結構的迅速變化,規模和數量的大幅度提升,從而會形成新的更大規模和更高質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城市化發展潛在紅利。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積極投入到科學推進城市化進程,努力發掘區域均衡化及城市化發展紅利,具有堅實的市場基礎。

  區域發展差異對不同類型商業銀行的結構分化產生重要影響。僅從經濟增長角度考量,致力於境內擴張的中小上市銀行擁有一定比較優勢。若再細分一下,網點快速擴充、重點依托中西部地區的部分中小上市銀行有望成為規模擴張的領跑者,如居於西部大開發腹地的上市銀行及推進西部地區渠道建設的銀行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