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個老美眼中的中國城鎮化洪流

http://www.CRNTT.com   2015-03-12 11:58:09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訊/“大地冰封,無雲的天空下是白雪覆蓋的稻田,反射的光線如此強烈,讓人不得不捂住眼睛。視野里一片平坦,沒有生機。”    

  這是冬至日的下午3時22分,美國人邁克爾·麥爾(Michael Meyer)走在一條兩車道的水泥路上,胡子上結滿了冰碴。他的目的地不是他在明尼蘇達州的家鄉,而是中國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大荒地村,他腳下的這條路叫紅旗路。

  以這樣富有畫面感的開頭,《再會,老北京》(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 Life in the Vanishing Backstreets of a City Transformed)的作者邁克爾·麥爾帶來了他的新作—《東北游記》(In Manchuria: A Villag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2015年2月,這本書已經在美國出版—目前,上海譯文出版社已經取得該書的中文版權,預計將在年底出版此書。

  從老北京的胡同里走出,這一次,麥爾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東北的廣袤農村,投向了改變中國命運的城鎮化洪流的最前線:大荒地村。

  大荒地村(麥爾把它翻譯成Wasteland)是麥爾妻子的家鄉,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北部,距離市區只有25公里,面積10平方公里,轄6個自然屯9個村民組,總人口3900人,共約920戶。這裡以種植高質量的大米著稱。

  在諸多中國媒體的敘述中,大荒地村的故事開始於2000年。那一年,劉延東和劉延峰兩兄弟成立了東福米業,一路從小作坊開始,最後成為全國的典型—用《農民日報》的說法,是“通過‘村企合一’,深挖農業,建立了一種鄉村與企業間互助互動的共融共生機制,推動了農業現代化、農民就地城鎮化、農產品加工業及鄉村服務業等的發展,在一個村莊的基礎上濃縮‘四化同步’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傳統農區推動‘四化同步’的微觀樣本。” 劉延東本人也成為東北的“能人”。

  當然,這不會是麥爾告訴你的故事。在他的筆下,通過一個個人與故事,中國農村城鎮化呈現出複雜、多元的另一面。在麥爾的視野里,有的農民拒絕“上樓”,認為放棄宅基地就意味著失去自己的菜園和雞圈,老年人也因為擔心腿腳不便無法爬樓梯而對“上樓”心懷忐忑。最重要的是,善打小算盤的中國農民們認為,放棄土地就意味著打賭大米的價格在協議到期之前不會再上升—大米的價格明明一直都在上升。當然,對麥爾來說,大荒地村只是變化中的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他還會從大荒地村走出來,走向遼闊的東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