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期許馬英九:黨產歸零 兩岸正常

http://www.CRNTT.com   2009-10-05 10:35:40  


馬英九兼任黨主席,有何作爲受人關注。
  中評社台北10月5日訊/法學教授陳長文律師今天在《中國時報》登出文章“黨產歸零、兩岸正常:對馬‘總統’與馬主席兩個期許”。作者表示:“透過整合黨政,權力更形提升的馬‘總統’加馬主席,就必需以更高的政治標準面對人民,一方面要勇敢丟掉國民黨過去的包袱,另一方面,則要展現更佳的施政效率,交出漂亮的執政成績單。”文章内容如下:

  馬英九“總統”即將回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更大的權力,表示著更多的責任。筆者希望藉本文給馬主席兩個期許。 

  第一個期許,期待馬英九在最短時間內徹底解決國民黨的黨產問題。二○○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筆者曾在中時發表〈黨產歸零、走出歷史〉一文提及,在“法”的面向,黨產來源“或許”並非於法全然無據。可是在“情”的面向,“理”的面向,若非國民黨曾在歷史中擁有黨國一體絕對優勢,現在就絕不會擁有如此龐大黨產。筆者認為,在結清對黨職人員的離退補償後,將所有的賸餘黨產或歸還國庫,或捐給公益團體,並盡速著手公平、平等的政黨財源籌措法規,讓所有的政黨都可以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理念”而非“財力”的公平競爭,為人民服務。 

  馬主席不應輕忽這個問題,除了社會觀感與公平性的問題之外,另外若不徹底處理黨產問題,在馬英九就任馬主席的那天就會出現“馬政府”告“馬主席”的角色矛盾。亦即在民進黨執政時代,政府曾針對國民黨黨產問題,提出訴訟,而這些訴訟尚在法院的審理中,於是乎,形成馬英九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擔任原告,而馬主席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卻成為被告的衝突。 

  這樣的角色衝突,不可能要政府撤回告訴,也不宜採取既然已經進入訴訟就依法處理那種只講“法”而罔顧情理的拖延立場。既如此,那就只能透過馬主席所領導的國民黨,正視黨產的歷史因素,以歸零重新出發的態度,將原本歸屬“國家”的黨產還給馬政府,並在結清黨職人員年資,基於信賴保護,確保其離退補償等權益不致受損後,將黨產全部歸零,與其他政黨站在同一基準點上,重新透過募款或選舉補助等財源,募集黨務運作的經費。 

  作為執政黨主席的馬英九,也應該站在這樣的基礎上,全面檢討政黨公平募集財源的制度問題。例如在採取一部分公費選舉的概念,擴大政黨的選舉補助款,並以釋出公共頻道在選舉時公平分配給各政黨或各候選人,以減輕其對私人或企業募款的依賴,減少政治人物在選舉經費上“拿人手短”的基本矛盾。 

  甚至,更進一步乾脆將黨產捐作公費補助政黨的基金,讓本為“國家”所有現為國民黨一黨服務的黨產,成為健全政黨政治的薪火。這樣才能將黨產這個“政治負債”,轉為“全民資產”。唯有以決心,用高標準去面對這歷史所造成的不公平,國民黨才能止息質疑,贏得人民尊敬。 

  第二個期許,是希望馬主席可以立下讓兩岸的關係步入正常化的時間表。馬英九上任之後主張的“九二共識”與“活路外交”,的確是有效和緩了海峽兩岸的對立關係,促進了兩岸的實質接觸。接下來,兩岸之間應該考慮開始官方的接觸。畢竟國共會談固然發揮了極為關鍵的功能,它仍然得不到在台灣在野黨完全的信任。至於海基會、海協會,也僅僅具有間接白手套的性質,並不是兩岸雙方正常交往的長遠管道。總之,兩岸之間要關係正常化,終究還是應該要透過獲得直接授權的兩岸政府公務員。 

  當然,這中間還是會面臨到很多的難題,比如說國號、官銜、還有國旗的問題等等,而這也不是台灣單方面就能決定的事,還需要大陸方面的認同。但這終究是一個該認真去努力並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方向。 

  最後,筆者肯定馬英九決定兼任馬主席的決定。畢竟,現代民主政治,是以政黨政治形態在運作的,而在台灣的政黨仍是剛性政黨架構下,而非僅負選舉任務的柔性政黨,兼任國民黨主席後的馬英九可透過政黨平台,以超然的立場,統籌黨的方向以協調“行政院”與黨籍“立委”的步調,避免多頭馬車、自我掣肘。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透過整合黨政,權力更形提升的馬英九加馬主席,就必需以更高的政治標準面對人民,一方面要勇敢丟掉國民黨過去的包袱,另一方面,則要展現更佳的施政效率,交出漂亮的執政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