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爭當IMF總裁?新興國家沒戲!

http://www.CRNTT.com   2011-06-14 11:10:17  


下任總裁必須是位經濟設計師,有能力協助設計一個全新國際貨幣框架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訊/自前任總裁卡恩捲入性侵案辭職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繼任者之爭一直是各界關注的話題。歐洲國家希望延續其在IMF的傳統地位,新興經濟體也開始對總裁的寶座“躍躍欲試”。對於新興國家來說,坐上總裁寶座之前,先掂量好自己的分量也許是更為現實的選擇。

  一、新興國家“挑戰 ”IMF“歐洲血統”

  IMF總裁是歐洲人,這樣的定律在IMF成立的65年來一直沿襲,10任總裁無一例外。“歐洲人管理IMF,美國人管理世界銀行”,已經成為了不成文的規矩。現在,這個規矩似乎遭到了來自新興經濟體的挑戰,像墨西哥央行行長卡斯騰斯這樣來自新興國家的勢力,正試圖在IMF總裁的競選中扮演攔路虎的角色。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基於國籍推選IMF主席將對IMF的正統性及合法性造成損害,呼籲IMF新總裁人選遴選過程應真正秉承透明、擇優及競爭的原則,應摒棄IMF總裁來自歐洲的不成文習俗。新興經濟體開始表達對IMF歐洲血統的不滿,但就目前而言,新興國家成為IMF的領導者看起來並不現實。

  二、新興國家掌權IMF?想象大於現實

  新興國家如同散沙,候選人問題無法達成一致

  新興國家接管IMF的首要問題,來自於他們自身。與歐洲國家為解決歐洲債務問題緊密聯合,共同支持法國財長拉加德相比,新興國家儘管有明確的立場和聲明,卻未能就候選人的問題達成一致。金磚五國中,中國和印度並未正式擁護任何候選人,俄羅斯支持哈薩克斯坦央行行長馬申科,南非則將前財長曼紐爾列為候選人,巴西甚至已經反戈導向了歐洲候選人那一面。來自新興國家最具競爭力的墨西哥人卡斯騰斯,並沒有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後盾。

  候選人分歧只是表象,背後的國家間利益不合才是主要原因。英國《金融時報》5月31日的文章分析說,“中國和印度長久不和,巴西不願意支持墨西哥,俄羅斯以地區利益為重,它們終將不得不接受歐洲的候選人――法國財長拉加德。”IMF前副總裁拉曼(Desmond Lachman)也表示:“拉加德的當選似乎是板上釘釘,新興經濟體無法行動一致地支持某個候選人。”

  IMF總裁得是“ 經濟學家+政治家” ,新興國家無人可敵拉加德

  IMF的宗旨是推動出台強硬政策,以整頓財政管理不善的國家,這就要求了其總裁不僅需要專業的經濟知識,也需要高超的政治技巧。新任總裁除了需要繼續推進IMF改革,使其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達到平衡外,還要處理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改善全球金融監管、緩解新興市場國家信貸猛增的溢出效應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