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民出任IMF高官不代表中國權重增加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1:33:04  


 
  自三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一直在各種場合呼籲對IMF等國際金融機構進行改革,讓其更多地體現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利益。中國的這種訴求是合理的。IMF目前的權重分配是在二戰剛結束後的世界格局上所形成的,那時候,美國由於本土未受戰爭創傷,反而借助戰爭而崛起,同時其代表著世界反法西斯的正義力量,從而受到全球的擁戴,在當時的環境下,由它主導IMF等新建立的國際組織有其歷史必然性。但是,幾十年過去了,世界格局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近一二十年“金磚五國”等新興經濟體形成以後,IMF的權重分配如果一仍其舊,就不能推動世界經濟秩序有序運行,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反而會加劇經濟的不穩定。IMF的投票權應當與成員國的經濟實力相匹配,但目前的實際情況遠非如此,歐盟的經濟總量已經接近全世界GDP的24%,但它在IMF投票席位中占的比例卻達到32%,而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這個“金磚五國”的經濟總量已占全球GDP的21%,在IMF投票席位中占的比例卻只有11%。這種格局顯然使IMF很容易淪為發達國家的禦用工具,而無法真正公平地照顧到所有成員國的權益,也無法維護已經有很大變化的世界經濟格局的健康運轉。但是,要改變這個格局,中國顯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本國人士出任IMF高官上,而是需要聯合其他有類似訴求的國家和經濟體,進行艱苦的努力。

  目前,隨著IMF出現的人事變動,這個機構正在出現改革的跡象。但是,對於IMF來說,首要解決的問題卻並不是中國翹首以盼的權重改革,而是歐洲一些國家陷入的財務危機。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歐豬五國”的債務危機爆發已經年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這幾天,歐債危機正持續發酵,意大利的資產價格持續下跌,引動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再一次出現劇烈動蕩。如果這股仍在惡化的歐債危機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很可能會使三年來各國抗擊全球金融危機的努力付諸東流。在這方面,IMF顯然已經面臨巨大挑戰,新任總裁拉加德和包括朱民在內的她的同僚必須找出行之有效的化解之策,才能使IMF贏得世界各國的信任。

新聞鏈接:朱民獲提名IMF副總裁(2011年7月14日 《大公報》) 

  新上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12日宣佈提議任命中國經濟學家朱民擔任該組織副總裁。媒體指出,這一舉動被視為對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地位不斷上升的認可。\【記者黃曉敏紐約十二日電】

  這是IMF增設的第四個副總裁職務。此職務主要是為一些世界新興經濟體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增設。朱民目前擔任IMF總裁特別顧問。

  顯示中國強大影響力

  在提名朱民時,拉加德表示,朱民在政府、國際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場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擁有很強的管理和溝通技巧,對基金組織的機構制度有深度的見解。他擔任副總裁有助於增強基金組織對亞洲和新興市場的了解。拉加德說,她期待與朱民和管理層其他同事密切合作。

  朱民於2010年從中國人民銀行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總裁特別顧問。在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期間,朱民負責國際事務、政策研究和徵信事務。在央行任職之前,他曾擔任中國銀行副行長,並在該行任過各種職務。朱民還在世界銀行工作過六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復旦大學講授經濟學。

  按照基金組織的規定,總裁負責挑選和任命第一副總裁和副總裁,但任命需要執行董事會批准後才能生效。自1944年成立以來,IMF最高管理層為「一正三副」,按慣例總裁由歐洲人擔任,第一副總裁由美國人擔任,另外兩位副總裁來自其他國家,而如果朱民在7月26日順利履新,IMF副總裁的人數將從現在的三位增加到四位。朱民是首位躋身基金組織領導層的中國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