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宏觀調控面臨三重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09:03:16  


 
  一是從注重貨幣供給調控轉向更加注重貨幣需求的貨幣政策轉變。加快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特別是加快實施註冊制,讓更多具有發展潛力而且有實際資金需求的企業能夠進入股市融資,促進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此舉有助於解決寬鬆貨幣政策引致的資金進入股市游離於實體經濟之外的問題。

  同時,借鑒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激活存量資金,尤其是加快構建激活政府財政存量資金的現代國庫現金管理制度建設,促進閑置財政資金進入流通領域,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

  二是從注重政府主導項目投資推動需求擴張轉向注重減稅讓利提升民間投資意願的財稅政策轉變。加快實施跨年度財政預算平衡機制,在經濟不景氣時期實施減稅有助於增加企業的投資回報,提升企業投資意願,此舉有助於避免政府主導投資帶來的財政長期增支壓力及投資效率問題。

  同時,推動財稅等深層次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降低門檻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讓民營資金能夠進入高盈利行業,提升民營資本投資意願,促進民營與國有資本混合經營,財政上加快推動PPP項目,此舉有助於降低政府投資壓力同時促進需求擴張。

  三是從注重培育新興產業促轉型轉向更加注重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與推動海外投資並舉轉變。政府的優勢不在於識別什麼是創新,人類社會發展經驗也沒有證據表明政府懂得創新,創新是未來社會的未知數,只有社會微觀主體才能持續推動創新發展,因此政府更多的精力是營造鼓勵創新、重視創新的環境。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應力推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由培育新興產業轉向搭建產業創新平台,通過政府購買或者獎勵創新主體鼓勵社會創新,工人與院士一樣應得到創新的獎勵,同時,應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讓創新回報有制度保障。

  當然,創新是很漫長的過程,針對當前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必須依賴海外投資的大幅擴張,借助兼並收購海外高新技術企業,為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基礎,由此實現階段性競爭力的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