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去杠杆化要看清幾個關鍵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7-20 10:58:59  


 
  歐美國家的去杠杆化

  自危機後就已開始並仍在繼續

  文章表示,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就是各國開始有意識的進行去杠杆化,而金融產品的去杠杆化首當其衝。

  2008年4月,美國各類債券的初始保證金由平均10.4%提高至24.5%,平均提高了136%,這一水平一直保持到2008年8月。與此類似的是,結構性貸款杠杆水平由4.99倍降至3.61倍。而CDO同類產品的杠杆率也逐步喪失,到2008年4月,杠杆率平均水平由30倍左右降至3.5倍,原先市場流動性較高的債務擔保憑證類產品杠杆率的平均水平降至5.7倍,ABS、CDOs的杠杆率在2008年8月徹底變為0。

  緊隨金融產品之後的是金融機構的去杠杆化。第一波始自美國,美國金融部門的杠杆率從2008年開始大幅下降,已經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並大大低於30年的歷史平均值。儘管美聯儲推行了若幹期EQ,釋放出大量貨幣,但由於商業銀行自身對資產負債表的考量,銀行的去杠杆化趨勢明顯。

  第二波來自歐洲的主權債務問題。全球銀行債務一半左右來自歐洲,其中主要由美國和歐洲的商業銀行持有。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的去杠杆化也在不斷加深。信貸緊縮對產出的影響巨大,導致全球經濟遲遲不能走出衰退。

  去杠杆化逐漸向消費者和全球蔓延。金融危機前,美國政府的負債並不多,家庭負債占到了美國GDP的95%以上。消費領域的去杠杆化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總需求,減少了產出。與此同時,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為了自身經濟發展,大大降低了進口,全球貿易陷入凝滯。

  截至目前,歐美國家的去杠杆化進程還遠遠沒有結束,美國依然延續著較為強勁的勢頭。危機之後美國的狀況看起來要好於歐洲。在2011年第二季度,美國總債務與GDP之比為279%,遠低於英國(507%)和西班牙(363%)。美國政府舉債能力依然強大。英國政府的舉債成本也保持在較低水平。英國金融部門龐大的資產負債規模(與GDP之比為219%)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英國負債率高企的原因。但英國政府正在削減開支,英國私營部門的去杠杆化步伐則非常緩慢。西班牙政府的舉債成本遠高於美國和英國,而且截至目前,西班牙私營部門的去杠杆化程度依然非常有限。但美國,私營部門的去杠杆化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這也從側面表明,美國經濟更有可能率先企穩回升。

  中國的去杠杆化與歐美國家存在顯著差異

  文章分析,中國在經歷了危機後的加杠杆刺激後,正在逐步轉變宏觀策略,朝著去杠杆化的方向發展。如果說6月下旬的“錢荒”是市場對信貸擴張的本能衝動的話,人民銀行的行動則表明了中央的意圖。如央行行長所言:“此次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其積極意義在於提示銀行,需要對自己的資產業務做出調整。”這說明,中央試圖扭轉長期以來過度依賴信貸刺激經濟的模式。去杠杆化進程,在中國已經加快了腳步。

  然而,中國的去杠杆化與歐美國家有著顯著的不同。

  一方面,去杠杆化的背景不同。美國的去杠杆化是金融機構為應對金融危機所做出的自行調整,美國的去杠杆化表現為金融衍生工具的保守化趨勢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收縮,可以說美國是金融危機引發的去杠杆化。歐洲與之類似,但債務危機因素也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中國則更多是由宏觀經濟和國際環境所引發。

  另一方面,去杠杆化的基礎不同。歐美的去杠杆化所面臨的現實是國家的經濟增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私人消費,私人部門的去杠杆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國的經濟特征則大相徑庭,高度依賴信貸和投資驅動,政府扮演著關鍵角色,個人消費動力不足,私人部門的作用較為弱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