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發展仍保持較好態勢

http://www.CRNTT.com   2013-07-22 08:21:14  


當前,中國經濟保持中速平穩增長,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穩中有進。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訊/當前,中國經濟保持中速平穩增長,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穩中有進。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仍保持較好態勢。同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金融風險顯現,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因此,必須堅持既定的宏觀調控政策,著力通過改革釋放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活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宏觀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

  文匯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文章文章稱,自2012年9月起,中國經濟結束了近兩年的下滑,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進入2013年,一些經濟指標出現輕微下滑,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較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放緩0.2和0.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增長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同比放緩,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連續16個月出現負增長。一些經濟指標繼續呈現回升勢頭,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加快,外貿出口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還有一些指標基本穩定,上半年城鎮就業新增700多萬人,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1%的水平。

  總的看,中國經濟仍在合理區間內運行。當前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8%左右的中速水平很大程度上是潛在經濟增長率下移的結果,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現象。同時,工業品出廠價格下跌幅度較大、下降持續時間較長,反映了工業部門產能過剩嚴重,工業生產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工業增速低於潛在水平。

  近期國內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文章分析,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效率下降,金融風險有所增加。目前,大量貨幣資金被地方融資平台和產能過剩行業用於“借新還舊”,不少居民熱衷於投資理財產品和房地產,很多企業熱衷於金融投資,部分資金通過理財產品等形式在金融機構之間互相持有,並未用於實體經濟投資,且資金期限錯配。中國經濟領域出現“金融熱、實體冷”的背離現象,表現為貨幣供給在存量較大的基礎上繼續較快增長,而經濟增速與物價漲幅有所回落。6月末,美國宣布適時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後,外匯流入減少,短期內銀行間市場資金驟然緊張,同業拆借利率大幅飆升,引發股票市場恐慌性暴跌。總體來看,金融風險增加,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